日本电子产品出口在衰落中求生

2018/11/09


  在电子产品贸易方面,日本明显陷入了苦战。全球各国的计算机和半导体等电子产品的出口额在最近10年里增加了3成,一方面,日本是排名前10的国家中唯一出口额减少的国家,份额从第3位下滑至第6位。其背景是日本未能很好地应对电子产品从个人电脑、电视向智能手机等过渡的趋势,同时还受到了贸易战的影响。

  

  全球出口额增长3成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ORO)的调查显示,2017年全球各国电子相关产品的出口额约为2.9万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4%。增长尤为明显的是智能手机等通信设备,同比大增86%至5784亿美元。

  

    

  汽车和医疗仪器等使用的集成电路的出口额也大幅增长69%至6252亿美元,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的出口额增长了24%,增至3448亿美元。起到拉动作用的是中国和美国,出口额的增幅均达到2位数。

    

  一方面,日本则表现疲软。2017年的出口额为1404亿美元,比10年前下滑了14%。在曾经占据优势的领域竞争力也出现下滑,日本的电视机等影像设备在2007年出口额达156亿美元,但目前大幅下滑59%。

      

  日本集成电路的出口额也下滑20%至266亿美元,计算机和周边设备的出口额也大幅下滑55%至18亿美元。2007年,日本的电子产品出口总额仅次于中国和美国,排在第3,但之后相继被德国和韩国等国超越,目前排名下滑至第6。

    

东京的电脑店

   

  不过日本仍有表现坚挺的领域,例如半导体生产设备。出口额在10年里增长76%至227亿美元,市场份额保持在30%左右,位居全球第一 。亚洲各国擅长低成本生产家电等,在精密的技术实力方面日本仍占据优势。

    

  但日本的半导体生产设备也面临着危机。那就是中国的追赶和日益激烈的中美贸易战。

      


         

  中国计划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2030年之前把集成电路和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提高至75%。在半导体生产设备方面也提出了国产化目标。

    

  中美摩擦令人担忧

   

  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因素的美国的动向。有贸易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存在感提高,美国对此抱有强烈的警惕感”。这是因为半导体直接关乎活用互联网的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AI)的主导权之争。

     

  日美最早将于2019年初启动货物贸易协定(TAG)谈判。虽然汽车关税的走向备受关注,不过有观点认为半导体生产设备也成为隐藏的焦点。

       

     

  在日本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出口额中,对华出口额占29%,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了解贸易战的证券公司分析师指出,“美国可能要求日本在限制出口等方面提供合作”。

     

  2017年,日本的贸易收支为顺差2.9万亿日元,但是如果出口额达2万亿日元规模的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出口放缓,将产生巨大影响。日本在电子产品贸易领域能够找到新的突破口吗?

     

  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存在规模虽小但是在快速增长的领域。例如工业机器人。虽然日本2017年的出口额仅有22亿美元,但是10年时间里增至3倍以上。

   

  在工厂使用的机械原本并不属于电子产品。但如今,从使用传感器的数据控制到AI,全部被纳入电子产品领域。除了中美两国外,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也出现增长。

   

  融合生产一线经验和数字技术的工业机器人是日本能够发挥优势的领域。日本在电视机和智能手机领域一败涂地,要想重现辉煌,有必要在关注世界形势的同时挖掘新的优势领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