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预测:化石燃料需求2020年代中期触顶
2022/10/28
国际能源署(IEA)于10月27日发布报告,分析称全球的化石燃料的总需求将自2020年代中期转为减少。这是由于受到以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为开端的能源危机影响,各国摆脱化石燃料的趋势加强。不过,距离达成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框架“巴黎协定”的目标依然遥远。
![]() |
IEA在《世界能源展望2022》中,讨论了(1)基于现行政策的情况、(2)各国履行巴黎协定相关承诺的情况、(3)到2050年全球排放量实际为零的情况等3种前景。强调称即使是基于现行政策的前景,化石燃料的需求在近期迎来顶峰的可能性也已提高。
由于目前的能源供应隐忧,一部分国家正在推进煤炭火力发电站建设和重启运行,但IEA提出看法称,煤炭需求的增加是暂时的,今后数年将转为减少。天然气将在2030年之前触及天花板,石油随着纯电动汽车(EV)的普及,将在203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在本世纪中期之前缓慢减少。
![]() |
各国将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德国的风力发电、REUTERS) |
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各国正在推进能源采购的多样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美国出台了被称为《通胀削减法案》的支出和收入法案,而欧盟(EU)出台了尽早摆脱对俄罗斯产能源依存的“Repower EU”方案。日本也计划官民携手在今后10年里推进150万亿日元规模的GX(绿色转型)。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从化石燃料转向零排放能源的行动正在加速。
化石燃料的需求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起增加。报告呼吁称,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是能源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
不过,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角度来看仍不充分。根据目前情况,能源供应将持续增加,到2050年比2021年增加近2成。虽然化石燃料的比率将逐步下降,但到2050年仍占到6成。全球源自能源的二氧化碳仅从2021年的366亿吨减少至2050年的320亿吨。
在上述前景之下,相比工业革命前的气温上升到本世纪末将达到2.5度。如达到2.5度,洪水和热浪等异常气象将频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将变得明显。巴黎协定要求将相比工业革命前的气温上升控制在2度以下,并努力控制在1.5度以内。
要达成目标,必须减少整体需求。为了实现1.5度目标,到2050年需实现全球净零排放,根据这一发展目标,2050年的能源供应需要比2021年减少15%,使其中7成来自可再生能源。IEA指出“(1.5度目标的)达成很困难,但仍有可能”。
根据目前情况,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在2030年之前有望比目前增加5成,达到每年2万亿美元。而要达成1.5度目标,有必要超过4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到2030年需要达到2021年的逾2倍,而原子能也要增加4成。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竹内康雄 布鲁塞尔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