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业相继涉足日本大型蓄电池市场
2022/01/21
针对用于存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电力的大型蓄电池,日本以外的大型外资企业相继涉足日本市场。中国华为技术将从3月开始在日本供货。美国特斯拉已从2021年开始销售产品。要扩大可再生能源,离不开可让电力供需保持稳定的蓄电池。中美企业相继进入日本市场将对日本电池行业构成威胁。
![]() |
华为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等多家蓄电池厂商手中购买小型蓄电池组。然后将120个左右的电池组组装起来,生产2000千瓦时的集装箱大小的蓄电池,蓄电量为普通家用蓄电池的约200倍。
华为可根据客户企业的需求,通过将集装箱大小的蓄电池组合在一起来改变容量。还可利用数字技术来管理不同厂家生产以及劣化情况不同的产品。
蓄电池的类型可以分为用于个人电脑等的“民用型”、用于纯电动汽车(EV)等的“车载型”以及设施等设置的“固定型”。华为的大型蓄电池为固定型,瞄准的是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配套设置的电力储存用途。
![]() |
华为将销售的大型蓄电池(示意图) |
华为的日本法人华为日本(东京千代田)正在考虑将北海道等作为向日本引进蓄电池的主要地区。这些地区虽适合发展可再生能源,但输电网方面的空余较小。华为日本社长陈浩针对日本市场的前景预测称,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市场将获得迅速发展。
另外,固定型蓄电池还可以用于家庭以及商业设施等的商用和工业用途。华为和特斯拉已经在家用等产品领域涉足日本市场,因此将推进开拓市场有望扩大、尺寸更大的固定型产品。
2021年4月,特斯拉的日本法人特斯拉日本(东京都港区)向日本高砂热学工业设在茨城县的研究设施交付了大型蓄电池。用于控制研究设施内的光伏发电站和木质生物质能气化发电设备等的电力。
特斯拉日本还将于2022年夏天在北海道千岁市内交付使用直接与输电线连接的大型蓄电池。将由日本新电力企业(日本电力自由化后,新涉足的零售电力企业)Global Engineering(福冈市)负责引进。还在考虑引进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相连的电池。
日本能源企业ENEOS控股(HD)收购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Japan Renewable Energy(JRE,东京都港区)也在此前发布消息称,将在实证试验中使用特斯拉生产的蓄电池。从日本大型电力企业的情况来看,J-POWER于2021年11月在广岛县的集团设施内引进了特斯拉的产品。
中国大型光伏面板制造企业晶科能源2021年9月也在日本获得了大型蓄电池的订单。该公司并没透露订单的来源。晶科能源计划首先通过小型家用蓄电池提高知名度,然后再强化大型蓄电池的销售业务。该公司副社长钱晶表示,2022年考虑销售1万台以上家用蓄电池。
在日本,多数情况下都会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电力直接输送到输电线中,因此并没有充分引进并设置大型蓄电池。
从日本国内的企业来看,日本碍子、住友电工等企业在生产大型蓄电池。住友电工曾向日本国内外交付过数十台产品。另外,有些企业的目标是使由车载蓄电池组合而成的大型蓄电池实现实用化,东京电力控股等电力企业、住友商事及丸红等综合商社都在大力推进这方面的举措。
中美两国企业的优势在于低廉的销售价格。三菱综合研究所的资料显示,从2019年度固定型蓄电池中的商用和工业用途产品的日本国内销售价格来看,包括建设费用在内,每千瓦时为24万日元左右。2021年10月日本内阁会议确定的2030年度目标价格预计为每千瓦时6万日元。
特斯拉日本公司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配套设置用途蓄电池的售价估计为每千瓦时5万日元以下。华为的目标是达到可与特斯拉产品竞争的价格水平。
从事可再生能源开发等业务的日本新电力企业的高管表示“引进蓄电池时,将选择成本低廉的企业”,日本国内企业要与中美企业抗衡,面临的课题是成本竞争力。
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将扩大到3倍
日本政府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电力在2030年度的电力来源构成中占比达到36~38%的目标,比目前高出约两成。在输电网没有足够空余的日本,可暂时储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蓄电池的需求有望扩大。据富士经济预测,2020年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用蓄电池的日本国内市场规模为167亿日元,到2030年将扩大到458亿日元。
另据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20年全球固定型蓄电池的出货量为3369万千瓦时,到2030年将增加到1亿166万千瓦时,达到原来的约3倍。为了避免落后于世界潮流,日本国内需要进一步扶植该产业。如果不在推进车载产品扩大使用的同时开拓固定型产品的市场,日本企业将没有余地与海外企业抗衡。
三菱综合研究所的长谷川功指出“如果海外企业涉足日本市场引发成本竞争,那将有助于蓄电池市场扩大。但另一方面,日本也有可能重蹈海外企业的份额迅速扩大的光伏面板和半导体的覆辙”。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柘植卫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