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前10有7家中企
2021/08/27
在中国的乘用车市场,涉足小型低价纯电动汽车(EV)的中国企业表现强劲。上海汽车集团、重庆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2021年1~6月的新车销量是上年同期的1.5倍以上,市场份额扩大。如果仅从新能源汽车来看,上海汽车达到上年同期的逾7倍。在日系车中,丰田和本田追赶着排在首位的德国大众。
英国调查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1~6月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6%,达到1029万辆。上年同期因新冠疫情扩大导致销售下滑,今年受反作用影响而大幅增长。
![]() |
售价2.88万元,无需专用充电桩
观察份额前10位的企业,上海汽车的自主品牌车增长52%,排名从第7位跃居第5位。其中包括上海汽车出资过半、美国通用汽车也出资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销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的增长做出贡献。
![]() |
宏光MINI EV(4月,上海) |
上汽通用五菱保持强劲势头的是最低价车型、售价2.88万元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宏光MINI EV”。除了不需要专用的充电桩、可通过家庭电源充电的便利性之外,简洁的外形设计也获得好评。
从LMC Automotive发布的1~6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上海汽车超越美国特斯拉,跃居第1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的增长率超过3倍,而上海汽车则超过7倍,势头非常抢眼。
![]() |
此前持续表现低迷的长安汽车也恢复生机。该公司的自主品牌车增长67%,从第8位升至第6位。拉动增长的是小型纯电动汽车“奔奔E-Star”。售价与宏光MINI EV基本相同,在地方城市销售强劲。
奔奔E-Star的普及车型的价格为2.98~3.98万元。据长安汽车表示,充电一次的续航距离超过宏光MINI EV。从新能源汽车的份额来看,长安从上年同期的第14位迅速跃居第9位,闯入前十。
吸引地方的年轻人
在汽油车领域,长安汽车的SUV“CS75 PLUS”表现强劲。漂亮的外观和最低10万元水平的价位受到地方城市的年轻人等的好评,实现了每月2万辆以上的销量。
长城汽车也是低价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和SUV的组合推高了销量。小型纯电动汽车在“欧拉黑猫”拉动下增长。除了最低6.98万元的适中价格之外,外观设计也被认为比较“可爱”,得到女性的较高评价。长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至5倍,份额排名则从第11位跃居第4位。
![]() |
长城汽车的小型纯电动车的外观受到好评(4月,上海) |
SUV“哈弗H6”也表现强劲。长城汽车是以皮卡起家的企业。有分析认为,长城SUV的基本性能得到稳定认可,同时最低10万元左右的适中价格、推出混合动力车等的产品线也产生效果。
在外资厂商中,在中国市场份额保持首位的大众陷入苦战。受半导体采购难等影响,部分车型出现供应短缺,乘用车销售整体的增长率仅为8.7%,市场份额也降至15.8%。通用汽车、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增速也仅为8.0%,市场份额排名下滑。
另一方面,从日本企业来看,丰田和本田均增长2成,表现坚挺。丰田的混合动力车(HV)销售强劲,大约每5辆销量中就有1辆是混动车。本田的SUV“CR-V”和小型货车“奥德赛”的混动版销售大幅增长。
富裕阶层瞄准高档车
无法到海外旅游的富裕阶层对高端车型的消费显示出热情,高档车销量也实现增长。从乘用车整体来看,德国宝马销量增长近4成,从新能源汽车来看,特斯拉实现了3倍以上的销量。中国针对数据向海外转移问题向特斯拉提出要求,但LMC Automotive预测,2021年全年特斯拉在华销量将达到上年2.6倍的38万辆。
LMC Automotive的分析师康军预测称,2021年全年的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增长7%,达到2230万辆。康军估算称半导体短缺的影响将把销量拉低67万辆,相当于中国乘用车产量的约3%。他分析称按企业来看,对大众和本田的影响很大,半导体采购的成败也将影响在华业务的增长走势。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多部田俊辅 重庆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