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汽车工厂开工率降至3成

2020/04/09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扩大影响,东南亚地区的汽车需求进一步冷却。由于新车销售萎靡不振,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泰国,丰田等主要汽车厂商几乎全部停产。在印度尼西亚停产的行动也出现扩大,东南亚汽车生产行业整体的开工率降至3成。虽然销售一线加紧通过引入线上销售等措施刺激需求,但有声音担心销量复苏仍需要一定时间。

   

  丰田位于泰国的全部3座整车工厂在4月7日至17日期间停产。泰国工厂生产主力轿车“卡罗拉”和小型货车“海拉克斯”,2019年的产量为57万辆。从丰田在各国的生产规模来看,泰国仅次于日本、中国和美国,位居第4。丰田在中国的生产从3月底开始恢复正常,不过泰国工厂的停产导致全球生产的恢复时间推后。

 

    

  泰国政府3月26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不过并不禁止工厂开工。丰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厂停工)当然是为了防止感染扩大,不过需求减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泰国2月的新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7%,3月之后似乎将进一步下滑。

   

  日本车企受到冲击

   

  泰国2019年的汽车产量为201万辆,占东南亚整体的近5成。其中日本车的生产份额占到9成。除了份额居首的丰田外,第2位的三菱汽车和第3位的五十铃汽车等也决定停产,4月的生产一度几乎降至零。汽车产业占到泰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将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在东南亚地区的第2大汽车生产国、年产130万辆左右的印度尼西亚,本田决定在4月13日至24日期间停产。丰田集团开始在该国调整生产,三菱汽车也实施减产。

       

  虽然印尼政府并未命令工厂停工,但是该国自3月中旬以来,感染迅速扩大,死亡人数截至4月8日达到240人,居东南亚国家之首。雅加达政府近期将公布4月10日起实行的大规模出行限制措施的具体内容。丰田集团将根据措施内容判断是否停产。假设在印尼的工厂全面停产,东南亚的汽车生产将基本上降至零。

   

  东盟(ASEAN)汽车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东盟地区的汽车产量比上年减少5%,减至415万辆。目前印尼以外的其他国家几乎全部停产,开工率降至3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东盟5国1998年的新车销量比上年减少了6成,如果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走向长期化,造成的冲击可能超过当时。

   

  东南亚的汽车产量占全球的约5%,虽然占比不高,但是日本汽车厂商受到的冲击却远超于此。

   


    

  三菱汽车把泰国定位为向全球出口汽车的基地,2019年在泰国生产了约35万辆车,占其总产量的25%。该公司2019年4~12月的合并营业利润同比减少96%,下滑至36亿日元。但在东盟地区盈利482亿日元,弥补了其他地区的亏损。五十铃也一样,泰国是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销售额的约3成依赖于亚洲。2月因为泰国生产减速,五十铃下调了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的合并净利润预期。

   

汽车销售店的顾客减少(3月30日,泰国曼谷,小高显摄影)

   

  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各厂商纷纷推出新的促销政策。在印度尼西亚,经营丰田销售店的当地汽车销售企业阿斯特拉国际(Astra International)3月下旬更新了网站,开始支持线上销售。防疫措施导致为顾客提供面对面服务变得困难,该公司打算通过网上销售来弥补。丰田还打算在泰国大力开展为顾客车辆消毒等售后服务。

     

  供应链仍令人担忧

   

  不过,即便客流恢复,对供应链的担忧依然存在。在东南亚,有些国家的政府为了防止疫情扩散,下令限制民众活动。菲律宾针对首都马尼拉所在的吕宋岛采取了外出限制措施,期限持续至4月30日。受此影响,丰田、三菱、本田等企业的工厂纷纷停产。

    

  菲律宾的汽车年产量为10万辆左右,虽然相对较少,但令人担忧的是零部件供应。丰田在菲律宾生产变速箱,向泰国等周边国家出口。即使泰国工厂恢复生产,如果菲律宾无法及时供应变速箱,也有可能耽误生产。

    

  考虑到疫情较早扩散的中国的情况,东南亚的汽车工厂可能会持续停产2个月左右。东南亚有2万多家供应商,如果停产时间过长,将打击更多中小企业。亚洲金融危机时,整车制造商通过向供应商提供金融支持,维持了供应链的运行。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泰国分部的资深顾问山本肇表示,“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会蔓延到全世界。整车制造商能够支持供应商到什么程度,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