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的未来方向——CASE

2017/09/26


  法国雷诺·日产联盟9月15日发布了中期经营计划,核心是向纯电动汽车(EV)过渡和实现自动驾驶。这是因为雷诺·日产联盟受到了汽车行业一波波变革浪潮的推动。变革的关键词被称为“CASE”,取自互联(Connected)、自动(Autonomous)、共享(Sharing)、电动(Electric)的首字母缩写。在这些领域,汽车行业与崛起中的其他行业不断融合,其核心技术将大大改变。  

 

 

  “未来是电动化”,德国大众的总裁马蒂亚斯·穆勒这样断言。大众提出了2025年使纯电动汽车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25%、达到300万辆的计划。瑞典沃尔沃汽车宣布,将从2019年起把销售的所有汽车都变为纯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

  

  各国不断加强的环保限制推动了汽车厂商的行动。继英国和法国之后,在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政府也开始讨论引进禁售汽柴油车规定的时间。包括美国在内,为减轻空气污染和削减温室气体,加强环保限制的动向正在快速扩大。

 

  此前,只有欧美日的一些主要企业引领汽车产业的技术开发和销售竞争。但在汽车结构大幅改变的纯电动汽车领域,美国特斯拉和中国比亚迪等新玩家的存在感迅速提升。此外,纯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也接连诞生。传统汽车厂商的优势正被逐渐动摇。

   

特斯拉电动车“Model S”(特斯拉提供)

    

  零部件领域也一样,生产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电池的松下等企业的存在感升高,而经营发动机相关零部件的企业等则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

 

  在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也取得了进展。与人类相比,利用传感器等自动控制更能提高安全性,和纯电动汽车的亲和性也很高。拥有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的美国谷歌等IT(信息技术)企业和美国英伟达等半导体企业将引领开发。

 

  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必须联网。可以通过“互联汽车”掌握正确的位置,还能提高乘车人员的便利性。美国通用汽车与美国IBM的人工智能(AI)型计算机“沃森(Watson)”合作,设想即使在陌生地域也能将车辆导航到符合用户喜好的餐厅等。

 


   

  

  多人共用一辆车的共享汽车也将在全球普及,因为这对消费者来说可以减轻成本负担。开展共享服务的美国优步科技、中国滴滴出行以及在东南亚开展业务的Grab等将增强势力,试图改变人们以保有私家车为前提的汽车价值观。

   

  德勤咨询(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分析称,如果汽车从保有转向利用,“到2030年前后汽车的保有量可能会减少一半”。

 

  丰田汽车开始与Grab合作等,想获取不同行业的经验技术实现增长的动向越来越强烈。各家汽车厂商如何摆脱通过大量生产和销售汽车来提高收益的传统商务模式将成为重大课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