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32)疫情下也热情不减,日本老年人的再就业
2020/11/30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工蜂、工作狂、工作中毒、工作依赖症……形容日本人工作态度的词汇不胜枚举。虽然也有积极的评价,比如工作勤奋、认真、严谨等,但大致来说,总是给人留下“爱工作胜过玩乐”的印象。在外国人眼中,日本人无疑属于异类。
的确,“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加班天经地义”、“工作忙是身份的象征”、“公司比家人重要”等等,日本独特的职业观甚至让很多外国人感到恐怖。
即便如此,日本人究竟会工作到几岁呢?
当然,日本也有“退休”一说。60岁以后,包括被调动到相关公司的情况在内,日本人大致工作到65岁左右。不过,也有很多人希望工作到70岁乃至人生尽头。
工作了40多年,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日本人竟希望继续工作。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老年后也获得收入
(2)让晚年生活过得有意义
(3)晚年也要过规律的生活
经济问题自然是大头。
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日本老年人家庭的平均年收入为318.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万元),这一水平不到在职家庭平均年收入663.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的一半。(《日本令和元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2019年发布)
认为养老金太低、无法指望靠其生活的日本人为了维持与退休前同等的生活水平,希望能够确保一定的收入。也就是说需要继续工作。
除了经济方面的需求外,日本人在工作上寻求的同样重要的东西还有“事业意义”和“人生价值”。也正因为如此,退休后因失去生活方向而迅速衰老的日本人越来越多。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活儿干,也就是说需要继续工作。
只要有工作,就能维持有规律的生活。如果无事可做,就会经常闷在家中,而出门工作不仅可以活动筋骨,也有助于增强体质。如果工作上需要时常动脑的话,还能提高大脑活力。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也需要继续工作。
但是,就算日本的老年人想继续工作,没有工作的话也无济于事。
就这一点来说,其实在日本“有工作”。令人惊讶的是,据说日本对老年人才的需求并未因为此次疫情而大幅减少。虽然也分行业,但颇受老年人青睐的职业方面,招聘人数似乎也比较多。
颇受日本老年人欢迎的职业有哪些呢?
某招聘信息杂志刊登的排行榜可以反映出受日本老年人青睐的职业。
![]() |
该榜单如下:
(男性)
第1位 轻度体力劳动(搬运货物进行分类打包的工作等)
第2位 行政
第3名 专业技术人员
第4位 保洁
第5位 保安
(女性)
第1位 行政
第2位 医疗、福祉、护理
第3位 餐饮厨房工作人员
第4位 轻度体力劳动
第5位 保洁
日本媒体也很关注老年人的就业情况,某杂志刊登了专家的相关建议。据专家介绍,最近受老年人关注的职业是“药妆店店员”和“照看孩子的保姆”。据称,在日本,药物等的需求因人口老龄化而高涨,相关行业一直处于人才短缺状态。
![]() |
“(在日本)只要学习大约8个月并获得‘登录贩卖者(注册的销售人员)’资格,就可以从事感冒药和止痛药等绝大部分普通药品的销售工作。日本放宽相关限制之后,超市和便利店也被允许销售药物,拥有这种资格的人作为专门资质人才,待遇有望提高”(日本人力资源记者)。
另外,老年人拥有育儿经验,比起年轻人,被认为更适合从事与儿童和动物相关的工作。
“(在日本)双职工家庭需要的育儿保姆、家政人员、饲养宠物的单身人士需要的宠物保姆,对于时间灵活的老年人来说,都是很有前景的职业”(日本专门面向中老年人的生活规划顾问)。
60岁退休已渐渐成为过去式。将于2021年4月实施的日本《70岁就业法》规定,企业必须保障愿意继续工作的员工有机会工作到70岁。
我认识的一位中国朋友以前是公务员。60岁退休后,出于兴趣开始学习摄影,现在的技术已经达到可以出版影集的水平。为了寻找自己喜欢的拍摄对象,还积极参加出国游。这位朋友有稳定的养老金,住房也没有问题。
是为了获得收入和实现人生价值而工作到70岁以上,还是60岁以后就退休根据兴趣爱好来选择喜欢的生活?要真正体现国民性和民族性,或许是在老年后。
![]() |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现在担任日中友好会馆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中国人的钱包之内》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