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311)雪上加霜的日本百货行业滑向世纪大衰退

2020/09/04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莫邦富:因为疫情的蔓延,早以雪上加霜的日本百货行业正在滑向世纪大衰退的深渊。作为亲眼目睹过日本百货行业如日中天的鼎盛时代的一个过来人,自然有着一番难以言喻的感慨。这使我想起了当年的往事。

 

      进入1995年后,我开始了对香港的采访,因为2年后的1997年香港将回归中国。那个时候,我在香港首先感受到的是日本百货行业在香港的巨大的存在感。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访问香港的游客只要来到铜锣湾,就会被眼前的繁荣景象所震慑----崇光、松坂屋、大丸、以及不远处的三越等一大批日资百货公司门庭若市,人头熙攘,盛况空前。日本商品威力四射,令人赞叹和震惊。铜锣湾因日资百货公司云集,一度居然以“小银座”著称。东急、伊势丹、甚至企图升级打进百货领域的日资超市公司八佰伴等都纷纷在香港开设分店,鼎盛时期,出现在香港的日资百货公司达九家之多。

 

      可是,进入90年代后期,日资百货公司不是结业便是易手,逐渐退出了香港市场。2006年,随着在香港经营了25年之久的三越百货静静地落闸宣告结业,日资百货自此在香港全盘“沉没”。风始于青萍之末。这其实是日本整个百货行业走向大衰退的一个起端。日本百货行业的销售额在泡沫经济时代最鼎盛时的1991年达到9.71万亿日元之多。可是到了2009年,却落到了6.58万亿日元,将近三分之一的销售额飞掉了。

 

 
 北海道旭川的一家大型百货商场关门了

      当年起于香港日资百货公司的倒闭之风,进入本世纪后,在日本国内已发展成了“飘荡于八荒四野,拂万物而盘旋”的萧瑟狂风,在日本本国的经济市场上呈现出“咆哮怒号,动地惊天”的破坏力。不仅是开在中小城市的地方品牌的百货公司难以经营下去,就连开设在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的名古屋车站、东京有乐町、吉祥寺、京都四条河原町的伊势丹、西武、阪急、松坂屋等老牌百货公司都难以为继,纷纷关门大吉了。

 

      对居住在海外的读者来说,有乐町、吉祥寺、四条河原町等仅仅是个地名而已,就是名古屋车站也不过是日本的一个地方城市的车站。可是,对于日本人或熟悉日本情况的读者来说,这些地名所具有的分量却是非同小可的。东京的有乐町位于皇宫和银座之间,是东京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吉祥寺则是东京有名的富人居住区之一。四条河原町等于是京都的银座,代表着京都的繁荣和富贵。松坂屋的名古屋车站店的位置可以说是典型的黄金地段,斜对面就是丰田总部大楼,旁边是万豪酒店,还有众多银行及大公司。地下则是多条地铁线路纵横,车来马往,人流如潮。这些地段都是日本含金量最高、来往客流量最大的最佳商业地段。

 

      如果说关店潮初期日本关闭的百货商店多位于地方小城市,还不至于伤及整个百货行业的筋骨。那么,这些位于大城市繁华地段的百货商店也走上关闭之路,则意味着日本百货行业进入了苦苦难熬的严冬。

 

      怎么走出萧条的严冬,迎接繁荣的春天,对日本百货行业来说,成了进入本世纪后一直必须面对的一个艰巨而困难的重大课题,各家百货公司都在苦苦寻求破解这个课题的答案。


      07年之后,日本对中国游客开发旅游签证,具有旺盛消费能力的中国游客的蜂拥到来,为日本百货行业带来了可喜的春风,使得摇摇欲坠的经营地盘获得了加固。日本百货行业19年的销售额为5.75万亿日元,尽管低于09年的水准,但终于缩小了跌幅。不料,这次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则给本来已经处于雪上加霜状态的日本百货行业带来的无法比拟的沉重打击,致使百货行业迅速滑向了大衰退的深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百货行业陷入每况愈下、苦苦挣扎的泥沼之中,应该说不能完全归结于这次疫情。

 

      19年9月30日,神奈川县伊势丹相模原店关闭。在闭店仪式上,店长致辞道:“对我们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在这家店里与大家见面。与大家一起走过的宝贵时光不会消失。”然而,以往客人进进出出的大门随后就被关上,这家百货商店落下了29年历史的帷幕,同时也宣示着百货公司作为“无所不有的快乐场所”的“幸福时代”已经结束了。

 

      因为泡沫经济时代盛况空前,人气鼎沸,长期以来,日本百货行业一直沉醉在旧日陈梦之中,缺乏改革商务模式,跟上时代变迁的积极进取的意识,不仅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连一向引以为豪的服务态度都存在着傲慢不恭之处。

 

      我曾在东京新宿南口一家知名百货公司采访时,看到有位中国游客在精品店里选中了一条长裤,需要裤腿稍稍缩短一点。店员告诉她:“加工时间需要3天,收加工费1500日元。”顾客认为这不合理,说在中国的商场里,免费马上就能完成,即便上海的日资百货店伊势丹及日资精品店等也是如此,希望店员能够向上级部门反映这方面的顾客意见,今后改进这方面的服务。不料,出来对应的百货商店的男科长居然说:“我们会向公司反映,但这方面的规定不会改变。”傲慢不恭之态溢于言表。我当时悄悄查看了一下那条裤子的价格,23000日元。这样一笔不错的生意就这样飞走了。

 

      固然,实际上百货公司方面日后做了不少这方面的改进,但是那位男科长的傲慢不恭之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看到了日本百货行业意识陈旧,沉疴难起之处。

 

      百货公司的关店风潮如今已经进入了终止不了状态。1999年时日本尚有311家百货商店,估计今年可能要跌破200家这条防线了。尤其是曾给百货公司带来巨大利益的服装业也全线崩溃了。日本最大的百货店服装供应商恩瓦德(ONWARD)宣布关闭600家店,已经陷入连亏漩涡的三阳商会的岩田功社长也被迫引咎辞职。日本有专家评论说:“服装业与百货公司有着巨大交易关联,如今正面临着‘两败俱伤’的危机。”   

 

       猝不及防的疫情打击更使雪上加霜的百货公司遭受到难以想象的致命打击,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越来越大的依存习惯更使百货公司失去了夺回失地,东山再起的机会,日本百货行业与他们的世界同行一样正在快速滑向大衰退的绝境。

 

 

莫邦富 简历

上海出生。曾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曾在该校任教。1985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读完硕士、博士课程。现在是旅居日本的华人作家、评论家。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