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318)日本有人把存钱当乐趣

2020/08/17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青树明子:3、4月份,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在日本蔓延的时候,会碰到平时在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的名人士因为感染突然去世的消息。人们因此备受打击,感叹生命的脆弱。于是,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实,那就是“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也有人或多或少会思考“如果明天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话,那么口口声声说是为今后而做的种种忍耐有何意义?成天省吃俭用只为存钱又是为了什么?”

 

      的确如此。

 

      我们很容易认为所有人都喜欢奢侈,觉得勤俭节约太辛苦。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在这个世上,也存在一定数量的人把存钱当成一种乐趣。这也是事实。

 

      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厉行勤俭节约,不在乎人际关系,唯有看到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增加才会倍感快乐。

 

      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有人以存钱为乐自然无可厚非,但有时这样的人也会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并被视为奇怪的人。

 

      20多岁的公司职员小A(女性)据说就是把存钱当成乐趣的人之一。

 

      周围的朋友和同事看到她会产生“这个人活着到底图什么”的疑问。

 

      “她绝对不会去美术馆和电影院等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没有出门旅游开阔眼界的意识,单纯因为不想花钱,她的活动范围很小。非常喜欢免费的东西”(小A的朋友)。

 

      据说,小A舍不得花钱打扮,经常只穿便宜的二手衣服。周围的人在背后议论道“感觉好寒酸、有点缺少清洁感。她很年轻,长得也还算漂亮,真是可惜了”。

 

      小B也是一位年轻女孩,同样喜欢存钱,全部精力都放在存款金额的增加这件事上了。貌似有些存款,但不愿意花。

 

      比如,当朋友中有人提议“我们去吃馅蜜(一种日式甜品)吧”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地响应说“哇,好啊”、“走吧,走吧”,只有她一个人会面无表情地说,“我没钱,回家了哦”,然后扭头回家。准确来说,她是有钱舍不得花。

 

      再比如,一位朋友生病住院,大家商量着去探望。

 

      有人提议“买些小蛋糕和鲜花去吧”,只有小B一脸为难地说“鲜花放在病房反而可能会给人添麻烦,小蛋糕感觉也没什么必要吧?就算不带礼物,只是去探望一下也足以让人家感到高兴了。所以,不需要买花的啦”。

 

      一点儿也不想花自己的钱,这就是她的基本态度。有人邀请她聚餐时,如果是别人请客,她会很乐意地去参加。朋友们都在背后议论她说“不管攒多

少钱,那样节约的话,作为一个人也没救了”。

 

      把存钱当爱好的也不只是年轻女性。

 

      50多岁的C先生(单身)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当地一家中型企业工作了30多年。他勤恳工作,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没有特别亲密的朋友,也很少有机会和同事喝酒。每天的生活就是公司和家两点一线。

 

      据说,C先生唯一的爱好就是存钱。他不买房,不购车,不在其他大件物品上花钱,也从不铺张浪费,每次发工资,就只是拼命把它存起来。

 

      54岁时,他的存款终于突破了1亿日元(约合元人民币658万)。如果存款金额可以视为是人生价值的体现的话,那么C先生无疑是人生赢家。

 

      那么,C先生攒下的1亿日元最终花在哪了呢?


      答案是他根本没花。准确的说,是没法花了。

 

      原因是,在花这1亿日元前,C先生就突发心脏病离世了。他没有结婚,所以兄弟姐妹成为了这笔钱的法定继承人。但正是这一大笔钱又在兄弟姐妹间引发纠纷,最后闹上法庭,事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对于日本人来说,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终极梦想。但很多情况下,需要为此拼命工作,全家被迫过上勤俭节约的生活。因为想省下水电暖气费,新建的房子里连空调都不开,一家人只能一直忍受严寒酷暑,这样的事情也时有耳闻。过度节约还会让家庭成员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以存款金额的增加为乐、“把存钱当乐趣”的人,恐怕需要回到“为什么而存钱”这一初衷来思考问题。

 

      我没有把存钱当成乐趣,但日本女性逐年增加的平均寿命也让我着实感到吃惊,以致我开始出现担忧老年破产方面的强迫性思维。“我需要节省点”、“不对,不享受人生怎么行呀”——于是,每天这两种想法在我脑子里打架。

 

青树明子 简历

 

      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亚太研究科硕士。1998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后担任广东电台《东京流行音乐》,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东京音乐广场》,《日语加油站》节目制作人,负责人及主持人。现在担任日中友好会馆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时代的中国》,《在北京开启新一轮的学生生活》,《请帮我起个日本名字》,《日中商务贸易摩擦》,《中国人的头脑之中》,《中国人的钱包之内》等。译著《蜗居》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