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形状(186)新生活样式

2020/05/27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住家附近的银座、日本桥商圈,许多商店已重新开始营业。这些商铺的店内风景和过去变得很不一样。为防止飞沫感染,收银台前都挂上透明塑胶布,隔开结帐的民众与店员。有些店挂得很阳春,有些很谨慎。细细观察,觉得有趣。每间店的塑胶布怎么挂,如何剪裁,都透露出店家的品牌性格。

 

星巴克收银台挂的是大手笔量身订做了透明压克力板(张维中摄影)

      我本以为银座无印良品的收银台,已经是把塑胶布挂得最精致的店,直到那天踏进星巴克咖啡,排名立刻洗牌。星巴克休息一个多月,重新营业以后,显然是有备而来的。其他店收银台挂的都是塑胶布,星巴克则是大手笔量身订做了透明压克力板,有棱有角的矗立在结帐柜台上,美到毫无违和感,简直以为本来就是店内装潢的一部分。

 

      许多商店的收银台前,为引导民众保持社交距离排队,在地上都张贴指示,钜细弥遗教导大家队伍怎么排,脚步需按照数字或暂停点循序渐进。有些店,地上贴的箭头绕来折去的,每个人排队前进,低头看标志找方向,有时一不小心昏头转向,脸上忍不住浮现笑意,感觉像在参加一场游戏。

 

      也看到有卖外带熟食便当的店,在每道菜前标出手指比数字的图案,原来是希望减少飞沫传播的可能,请大家点餐时保持沉默,直接用手比出来你要几号的沙拉和主配菜。以前只有进“食券机”的店里,顾客用不着跟店员说到话,如今即使面对面向店员点餐,也变成上演一出默剧片。来东京学日文的台湾朋友自嘲说:“这下子日文也不用学了。”

 

钜细弥遗教导大家队伍怎么排,脚步需按照数字(张维中摄影)

      不仅结帐的方式改变,重新营业的百货公司从入口到各个转角,到处都放着消毒酒精和社交距离的提醒立牌,要求大家配戴口罩。一改之前松散的防疫对策,在感染病的路上,日本人虽然走得慢半拍,但终于学到SOP经验流程以后,恐怕今后将做得比任何一个民族还要神经质。

 

      跟事务所的晚辈石田君聊起来,他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日本人其实满像小学生的。老师不教,大家就什么都不会。老师列出规则了,耳提面命,大家终于开始遵守“。

 

      日本政府全面解除新冠肺炎的紧急状态了。不过事实上每天还是有不少的确诊人数,只是相较之下,没有之前那么多而已。以东京都来说,解除紧急状态的标准之一是“最近一周内的新确诊人数,每十万人当中不到0.5人”,因此东京都人口约1400万人,只要新增确诊人数每天降到十人,也就是每周七十人,那么就达到解除紧急状态标准了。

 

      这个数据对早已习惯每天零确诊的台湾人来说,恐怕仍是惊悚的。别说每天十人了,就算折半,每天五人确诊好了,台湾人也会陷入难以接受,交相指责是谁又把病毒带来的崩溃。日本等不到零确诊,但紧急状态持续下去也不是办法。经济活动停滞了,政府急,民间更焦急。所以只好订定一个标准,说穿了就是给个说法,好快点解除紧急状态命令。

 

      石田君的亲戚是在东京下町开居酒屋的。他告诉我,包括亲戚家的店铺在内,整条商店街所有的日本人都很急,希望赶紧恢复正常生活。我听闻后,淡淡地告诉他,其实台湾人比你们还急。每天总会听到有人对我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再去日本?实在憋太久了!”总之,只要日本不恢复正常,不重启观光,去不了日本玩的台湾人,就算控制好疫情,心情上也不那么尽兴。

 

      解除紧急状态,不代表进入就是真的安全。政府颁布“新生活样式”,各种社交距离的指导,期望民众能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惯,面对与病毒共处的新生活。

 

      那天,经过百货公司楼下的一间食堂,看见吧台式的座位,在紧邻的座位之间,架起一片片透明的塑胶布。一对恋人并坐着吃饭,两个人中间隔着塑胶布,彼此说的话听不太清楚,最后拿出手机传讯息。那画面令人莞尔一笑,却也有些感伤。我们那么努力的靠近了一个人,世界的无常却让彼此更遥远。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散文《东京直送》、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等书。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