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67)聊聊日本的导盲犬

2019/05/2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在东京坐地铁时,会非常偶然地看到导盲犬,差不多1年一两次。碰到导盲犬时我会忍不住仔细观察。虽然觉得盯着看对导盲犬的使用者不太礼貌,但因为很少见而且自己喜欢狗,我会观察导盲犬的动作和表情。

 

 

     顾名思义,导盲犬是一种帮助眼睛看不到或看不清的人自由外出的工作犬。它们带领使用者避开障碍物、让他们知道前方有地面落差和台阶,帮助他们安全地在路上行走。导盲犬在日本《道路交通法》和《身体障碍者辅助犬法》等法律中得到认可,可以和视力障碍人士一起乘坐电车和巴士等交通工具,进入餐厅和超市等各种场所。

 

      日本的导盲犬有着很长的历史。

 

      导盲犬最初被介绍到日本是在1938年美国人带着导盲犬访日的时候。1939年,在德国受过训练的4只导盲犬来到日本。后来在1967年,日本导盲犬协会成立,日本正式开始培育和使用导盲犬。

 

      我上大学之前几乎没见过导盲犬。但我记得,大概在我进入大学的时候,当时皇室的清子公主(现在的上皇的独生女、德仁天皇的妹妹,婚后改名黑田清子)表示“将来希望从事训练导盲犬的工作”,因此受到关注。不过,从普遍意义上讲,要问关于导盲犬的正确知识是否在整个日本普及,答案是没有。我想应该只有极少部分人对导盲犬有正确的认识。

 

      虽然数据有点旧,但关西导盲犬协会2014年3月的数据显示,日本约有38万名视力障碍人士。其中,使用导盲犬的人仅为约1000人。这一数字与欧美相比非常非常少。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导盲犬最多的是英国,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亚洲国家总体上比较少。

 


      日本导盲犬协会的网站显示,在日本使用导盲犬均为免费出借。使用者只要支付狗粮等与饲养普通狗狗基本相同的费用即可租用导盲犬。使用前需要和导盲犬一起接受为期4周的训练,确认彼此是否合拍,在充分熟悉如何与之相处后再开始使用。

 

 

接受乘轻轨电车训练的导盲犬

     另一方面,关于导盲犬的培训,有望成为导盲犬的狗狗要在1岁之后进入训练中心接受严格训练,通过3次测试才能成为导盲犬。选拔非常严格,合格率仅为整体的3~4成。

 

      能成为导盲犬的犬种有限,一般是选择适应性强的拉布拉多和金毛等。我在地铁上看到的导盲犬也全都是拉布拉多。

 

      关于这个犬种,我想起《再见了,可鲁》(石黑谦吾著、秋元良平摄影,电影版为《导盲犬小Q》)这本书。书中描写了真实存在的导盲犬可鲁(小Q)的一生,被改编为电视剧和电影,非常受欢迎。接受小Q帮助的男性表示“和小Q一起生活,才过得像个人”,再加上它的可爱举动,令很多日本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本书也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在书店大量销售,应该有很多人还记得吧。我觉得随着这部作品的走红,导盲犬的珍贵性和它们给视力障碍人士提供的帮助开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我本人没在中国见过在导盲犬陪同下出行的人,但愿今后中国需要导盲犬的人能多加使用。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