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眼(243)香港人你见到这样你为什么不生气
2018/11/15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某天我的启蒙老师某天去香港的冰室吃早餐,在茶餐厅拍了一张照片,说「本餐厅只使用日本鸡蛋」。
![]() |
同一天,我到了另一家茶餐厅,说:「本餐厅只使用北海道 3.6牛乳」。
我看着照片,问同行的朋友:「你觉得,身为中国人,看到这些标语,为什么我们不生气?」
朋友不以为意,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你觉得如何餐厅说『我们只用中国鸡蛋』,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你真的爱国,你怎会觉得「从日本生产的食物会是卖点」?面对现实吧,我们这些香港人,口说一套,心想一套,身体做的是第三套。你说要爱国,我当然爱。但你问我选择食物的时候,我会选什么?我一定会选安全的,质素好的。你问我去旅行的时候去什么地方?一定去好玩的,好吃好喝的,去日本,就正常了。
反观韩国,最近韩国的摩斯汉堡,就打了一支广告。在他们的餐盘垫纸上,有一句口号:「我们不用日本食材」。在这么一家日本餐厅看到这么一句口号,也真的够荒谬地惹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宣传?原来,韩国仍是有很多网路的流言指,日本的食材全都受辐射污染,不适合人类食用,而日本现在说放出来的新闻、调查、科学证据,均是「骗人」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对日本食材非常抗拒。
那反观香港,为什么茶餐厅现在都会主打「日本食材」此一卖点呢?大概是一年前,在一些妈妈的whatsapp group (就像日本的幼稚园的 Line Group)有流言指知名牛肉饭店吉野家使用福岛白米,说这些米都受辐射影响,吃了之后还不能怀孕,怀了都要打胎云云。看着流言传得甚嚣尘上,店家也不得不出来澄清说自己原来用的不是日本米,而是从黑龙江来,日本种珍珠米。事情发展到这儿就变得更有趣。喂?原来你一直都用大陆米吗?来自黑龙江的米,又引起了香港人的反弹,说一直以来吃日本的吉野家就是以为自己在吃日本食材,为什么忽然告诉我原来米是来自黑龙江的?这样子,牛肉饭店又陷入窘境了。
如是者,现在的食店都以自己用「日本食材」作为卖点了。
香港人跟韩国人很不同。韩国人由小到大都被教育「爱国」是应份而且要身体力行的。他们的艺人就算在外国有很大的成就,他们都需要在适时于大众媒体说自己很怀念韩国。如以《江南style》走红全世界的 PSY,也曾在传媒的访问中说自己在走红之后,经常想念韩国,最爱吃的食物还是泡菜云云。
但反观香港,很多时候问香港的歌手他们爱吃什么,他们都不讳言说「日本食物」很好。很多大明星都在庆功的时候去香港的老牌日本料理店友和日本料理。栋笃笑之神黄子华说他有一次在表演后庆功,荷包不深,刘青云帮他买单了,这故事就成为了黄氏的栋笃笑的传奇故事之一。另一个友和的故事,是歌手张学友原来去这家店光顾太多次,有一个面,叫「学友面」,就是他在这家店爱吃的面了。
喜欢日本不是什么坏事,反正爱到日本旅行购物尝鲜的香港人,都是崇优的香港人,这一点我绝对理解的。彭斯在他最近发表的檄文中,引用最会批判中国人的作家鲁迅的话:「中国人对于异族,历来只有两样称呼:一样是禽兽,一样是圣上。从没有称他朋友,说他也同我们一样的。」此文语出鲁迅《随感录四十八》,最初发表于1919年2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鲁迅原意是批判当时中国的维新运动,彭斯用于批评中国人排外。香港人在饮食上,也许都很难排外了。原因是什么?大概大家都知道,那个国家的食物是安全,可靠,而且好吃的。但身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我相信在自己的国家看到茶餐厅用别的国家的食物做招徕,还要门其若市,我相信他们应该很生气很生气才是。
![]() |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系等议题。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