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眼(241)纹身与vegan

2018/11/01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健吾:2020年东京奥运,好像有很多很多人都很兴奋。事实上,有很多暗涌,日本人好像都不太察觉。更重要的是,这些「没被察觉」的,大多是文化问题。文化需要很长时间才会有转变,而改变文化的工程也是浩大的。日本人,准备好了吗?

 

     什么工程?

 

     比方说,世界各国对「纹身」这件事,都好像没有很大的反抗感。

 

     在奥运场上很多金牌选手,如我认识的德国体操选手阮马素,他就在胸前,两臂都填满了纹身。英国的跳水金童戴利,在他得到奥运奖牌后,得到世界的注意之时,就在自己的身体上画上了奥运的标记。更不要说,如果你有看欧洲的足球联赛或是美国的篮球职业联赛,没有纹身的职业足球或篮球运动员,是少数。

 

     但是,在日本,当你去温泉旅馆又或是钱汤的时候,还有很多的店会设立「客人不可以有纹身」的规定。即使,现在外国人的纹身,跟日本人想像那种锦鲤或是浮世缯那些令人联想到江湖厉害人物的纹身不尽相同,但日本人就是日本人,规定就是规定。日本人不会用任何的力量去分辨,究竟纹身分几种,也不会有能力分辨,阮马素和那些其他日本害怕的日本人,除了有纹身这个共通点以外,还有什么类同点。

 

    

                              「客人不可以有纹身」的规定

 

     有些日本人都会为这些钱汤或是温泉抗辩,说:「日本人对纹身这件事,还是有点保守。」那不是保守,那是纯粹用日本的角度去看事情,而日本人一直以来不需要也不屑照顾一些有纹身的外国少数。甚至,他们都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认为这些有纹身的人,大抵是麻烦的,不好惹的人。

 

     但基于2020会有世界各地的游客、运动员以至跟运动员有关的工作人员来访。当中包括一些南半球的土著。对他们而言,纹身是他们的文化,也是他们的传统。如果这些「客人」因为日本人对纹身的看法而受到不礼貌或是不公平的对待,这样子的待客之道,又是不是符合当初的「omotenashi」的宾至如归之道?


 

     除了纹身,还有另一件事。在中华圈,有些人会因为自己的宗教或是身体习惯因素而食素。但在东京旅行的时候,要找素食,一点也不容易。你找到的,大抵只是一些被称为是「方便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你看不到肉/鱼,就当他没有。但只要你想深一层,就知道就算在花丸(はなまる)乌冬店吃到的乌龙面,汤头都是用鲣汁煮出来的。这样子已不是素。

 

     我的家人在我毕业的时候去日本看我的毕业典礼,当时她已经只食素。于是,她可以做的事,只可以是在酒店吃早餐的时候,多拿几个面包,在中午充饥。然后,在晚上我们吃饭之后,就去便利店找沙拉菜、豆腐其他素菜系的东西,一件一件的问我,他们的调味有肉/鱼成份吗?看着我都觉得心痛。

 

     我的家人已经是相对不着紧的素食者。他吃的是蛋奶素,即是动物分泌也可以吃的。但这阵子在欧洲有一股饮食风潮叫「纯素主义」(vegan)。vegan 跟素食者最大的分别,是他们不会吃所有动物分泌。牛奶、鸡蛋、牛油,他们都不吃。在伦敦,我看到的甜甜圈,就是不用蛋奶牛油做的。咖啡呢?他们都会用椰奶、豆奶或是杏仁汁去取代牛奶。vegan 这饮食习惯,有说跟宗教距离很远,只是有一群人认为,他们活于世上,不可剥削动物。

 

     但问题是,当日本和尚也有吃肉喝酒娶妻的文化,素食也只是在一小群人的生活之中,vegan这种「完全不用动物分泌」的饮食文化,在东京就算可以扎根,也不会有可能提供很多的选择。在2020年之前,不同的酒店、餐厅可以提供素食以至vegan的选择吗?

 

     有很多事情,对日本人而言很陌生,但在世界各地,又好像有另一套常识。要迎宾,就算不是削足就履,但至少提供合理的选择也是应该的吧?

 

     

      健吾 简历

      80年生,香港专栏作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光明顶》、《903国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及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著书超过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东亚流行文化软实力及多元性别关系等议题。

 

     本文代表个人点,不代表日本经济(中文版:日中文网)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