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78)在新干线内不能吃肉包子?

2018/03/28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雅虎新闻3月中旬发了媒体人洼田顺生写的「在新干线无法吃551蓬莱猪肉包的日子即将来临(「551蓬莱の豚まん」が新干线で食べられなくなる日)」的文章,瞬间引来了三千条留言,到3月26日为止,达4997条留言,以总是保持沉默的日本人而言,算是很热烈的,看来食物臭味问题,尤其是在长程电车内吃东西的大家都有话想说,赞成反对各有理由。

 

大阪551蓬莱的肉包子

      大阪551蓬莱的肉包子从廿几年就很出名,虽然东京池袋等也有分店,但购买还要排队,到大阪出差、旅行,许多人都在搭新干线回东京等前买几个肉包或虾仁烧卖等当土产,送给家人亲友,也有人开始在车上就拆封,边喝啤酒边吃起来,也被认为这是许多上班族因为交际费减少,因此无法在大阪闹区喝杯酒才离开,只好买蓬莱肉包来在回程新干线享受大阪的余韵。

 

      551蓬莱的肉包子在华人圈也非常有名,大口味很接近,而且对于肉包味道很适应,因此华人觉得在室内、车内吃肉包不算什么;但对于不喜欢这种有点葱味的人而言,非常受不了,也因此被称为是「肉包恐攻(恐怖攻击活动)」,甚至有人在车内吃,当场还会被数说,或有人去跟铁路公司抗议,认为不应该让人随便吃肉包子,味道太臭了。

 

      但有些人认为不应该因为个人好恶就管制这种庶民的小小乐趣,如果肉包子不能吃,那从东京回大阪时,很多人买横滨崎阳轩的烧卖来当下酒菜,难道就没味道吗?就算大部分日本人都很习惯的火车便当,吃起来也是味道很重,对没吃的人而言是很不友善的行为,有的人想休息,却因为臭味而无法入睡等,问题似乎也不小;但到底哪个味道可以,哪个味道不行,谁有权利决定或是出面管制别人呢?

 

      日本新干线1987年也曾在车厢内贩卖大阪名店的章鱼烧,许多乘客也是当作下酒菜来享受,酱汁味道太过浓厚,而且吃完没好好密封收拾的欧吉桑很多,遭到抗议,即使旺季时可以每个月卖到10万盒,也只好取消不卖了;这种被认为气味太过浓烈的食物,不喜欢或没吃的人,都会叫「臭死了!」「令人作恶!」也有人觉得喝酒也很受不了,酒气冲天的欧吉桑也不大受欢迎,很多人说:「肉包子还一下就吃完,喝酒则不等那人下车就没完没了!」

 

      日本原本就是对味道相当敏感的社会,像是华人或韩国人等习惯葱、蒜、酒菜等味道,但日本人则很敏感,因此日本许多中国餐厅或韩国餐厅都会送给客人口香糖或小糖果,就是为了去除用餐后臭味;日本人也有人喜欢吃蒜等,但都考虑明天是否有重要约会、会议等;或跟朋友一起用餐时,要吃蒜头,也要先问对方「你介意我吃蒜吗?」或对方也吃蒜,自己才吃。

 

      日本的药妆店或便利商店,甚至车站月台的卖店等,到处都在卖各种口腔清凉剂,夏天则还出售各种除却汗臭、体味的消臭剂;总之,如果自己身上有什么臭味,是对别人很失礼的事,大家对此都很紧张,或许也因此对制造臭味或浓烈气味的人,觉得是没常识的人。

 

      对臭味敏感的纠纷很多,许多烤肉店、拉面店等都面临邻居抱怨有烧烤或熬骨头高汤等恶臭,不能不装上高效能滤网;日本这几年有在店里烘焙咖啡的热潮,我刚去采访过一家名咖啡店,该店就担心烘焙咖啡的味道会困扰邻居,还特别加装过滤烘焙时冒出的咖啡香的机器及特殊滤网,这也是非常日式的贴心,的确,就算再香的气味,也没权力强迫别人一年到头都闻的。

 


      最近日本关于味道扰人现象甚至成为社会问题,就是洗衣服时用的柔软剂或芳香剂,很多人还会头痛,不仅心理上无法接受,生理上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尤其有些敏感体质的人的确会不舒服;在车内吃东西,也是有些人真的会呕吐等,也因此日本的巴士大多是不准在车内吃东西的。

 

      对于不喜欢的事物,现在许多人都会称之为「恐攻」如「肉包恐攻」,或有人讨厌麦当劳的油炸味道,也称之为「麦当劳恐攻」,或过度刺鼻的香水是「香水恐攻」,或有的人在车厢里耳机泄出的杂音太大,也认为是相当困扰的恐攻。

 

 

      话说回来,买肉包子在新干线车厢内吃,也流行了25年,4分之1个世纪了,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区区的肉包子,也不是会危害他人健康的香烟等,为什么现在开始有人会当场批判吃肉包的人呢?

 

      文章的作者或日本许多专家都认为现在日本人比以前会抱怨,许多必须跟客人面对面的服务业者都觉得中高年的日本人很爱抱怨,动辄抗议,变成一个抱怨大国、抗议大国,无所不批判、抗议,肉包子不过正好很容易成为对象,如果批判吃肉包的人越来越多,那或许跟新干线内无法吃章鱼烧一样,或许也可能不能吃肉包子了。

 

       如果不能吃肉包子,或许将来也会延烧到其他食物如烧卖、火车便当等都不能吃,甚至连柿种米果等小零食,觉得有味道的人就是有味道,什么都不能吃,那搭长程火车去旅行时的一大乐趣、传统真的就会消失吗?令人忧心。

 

      就像日本最近有所谓的「和服警察」出现,亦即年轻人觉得穿和服有意思而穿和服,但走在街上就会招来许多中高年说教,指斥说「穿都穿不好,搭配的腰带不对,还敢穿!」「穿和服连路都不会走,真不像话!」「穿和服还边走边说手机!化妆怎么这么浓!」等等,这样会让年轻人更不想穿和服,或许也会扼杀另一个传统。

 

      肉包子的问题,让许多人发现日本是愈来愈不宽容的社会,或许是接受别人不同行动的默契越来越阙如,或许趁著这种个人差距大的气味问题来发泄、控诉别人,这也是日本社会中高年愈来愈苦闷、幸福感很低的一种象征吧!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