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是“政冷风投热”
2014/01/27
![]() |
公司内有近60家企业 |
乍一看只是普通的办公楼。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是入住着约50家刚刚创立的风险企业的创业加速器。由在中国培育风险企业的清华大学旗下的清华科技园和面向美国风险企业的金融服务巨头硅谷银行等共同设立。
“我们已经成为强有力的创业加速器”,创源公司的CEO张于庆自信地说。创业加速器除了提供创业场所的孵化器功能外,为了促进风险企业创业,还提供创业期的资金和经营指导,直到风险企业可以从风投获得资金为止。
![]() |
创源公司CEO张于庆 |
创源不仅为约50家风险企业提供创业场所,还向18家风险企业合计投资了200多万美元。其中包括开展移动安全服务的TrustGo。投资仅8个月后,就成功以投资额5倍的金额出售给中国检索巨头百度。
投资业务由5家企业共同运营。北极光创投等中国知名基金也加入了与创源关系密切的清华企业家协会(TEEC)的资金“TEEC天使基金”。不过引人关注的是美国知名风投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KPCB)。
KPCB由出身于英特尔的著名投资家约翰•杜尔(John Doerr)领导,投资了谷歌和美国亚马逊等公司。约翰•杜尔担任谷歌的独立董事,还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有力支持者。日本企业相关人士称:“很多日本企业希望与其合作,但很难实现”。
那么,为何两家公司能成功携手呢?其背景是习近平于2012年2月担任国家副主席期间,为迎接第二年就任最高领导人而访问美国。习近平与奥巴马总统就加强经济合作达成一致。两人还就有助于新产业培育的风险企业投资合作达成了协议,可见中美政治力量已经波及到了硅谷。
![]() |
创源办公室贴满了此前投资的企业标识 |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清华大学的人脉是从创源获取出资的最大优势所在。不仅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前国家主席胡锦涛,金融领域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也来自清华大学。而在IT领域,除了搜狐创始人之外,华为技术、联想、百度和腾讯控股等公司的高管很多也出自清华大学,将形成投资方面的合作体制。
从中国等地来到美国追寻梦想的学生群体将对实际业务构成支撑。清华大学成立于清王朝统治中国的1911年,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张于庆也毕业于这所大学。在创源拥有的约60名顾问中,来自KPCB和当地IT企业的中国籍高管非常突出。
硅谷始终追寻世界尖端技术,大量人才和资金聚集于此。“今年之内将新成立1000万美元规模的基金,以扩大投资”,张于庆信心十足。中美两个大国在政治方面互不相让。而在风险投资领域则将手紧紧握在一起。这就是中美的“政冷风险投资热”。硅谷或许将充满中国资金……
(多部田俊辅 硅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