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对恶性日元贬值及通胀无计可施
2022/03/21
清水功哉:“动荡时期买日元”的趋势正在发生异常的变化。2008年9月雷曼危机时,在约3个月,日元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约106日元升值至约87日元,升值近20日元。即使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和2年前的新冠病毒疫情下,日元也被买入。但在此次的乌克兰危机中,进入3月后,日元已经贬值了约4日元。
![]()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3月16日启动约3年来的首次加息,而日本银行(央行)则于3月18日决定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全球资金将流向有望获得高收益的美元,容易出现美元兑日元升值。
经常项目赤字的隐忧
出现这一异常变化的原因并非仅此而已。银行的汇兑负责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这是因为贸易逆差导致日本企业的美元出现短缺”。石油和粮食基本上通过美元进行交易。随着资源价格上涨,1月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连续2个月逆差,逆差额达到1.1887万亿日元,创出历史第2高。2022年全年也可能出现1980年以来的最严重逆差。
汇率行情的结构变化令日本银行感到不安。这是因为,经常项目赤字国的货币容易像巴西和土耳其那样遭到卖出。乌克兰危机导致商品价格整体上涨,“日本的经常项目赤字趋于长期化,有可能陷入日元贬值进一步带来日元贬值的恶性循环”,日本瑞穗银行的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唐镰大辅这样分析。
“日元贬值有利于经济和物价这一基本格局仍未改变”,日本银行的总裁黑田东彦在18日的记者会上如此指出,强烈否认了将缩减货币宽松。继美国之后,英国也于17日连续3次会议决定加息。要遏制恶性货币贬值,货币宽松的缩减简单易行,但日本经济缺乏承受力。
既难采取进一步宽松又难走向紧缩
从日本3月18日发布的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来看,在剔除手机通信费下调这一特殊因素之后,已达到日本银行定为目标的2%。如果从中间的企业物价指数来看,涨幅达到9%,呈现与美国持平的高通胀。但是,现金工资总额仅增长0.9%,远低于美国平均时薪的上升(5.1%)。
日本银行前理事门间一夫表示“目前从物价情况来看属于通货膨胀,但收入环境属于通货紧缩”。日本2021年10~12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长0.4%,但从实际国内总收入(GDI)来看,反而减少2.1%。国内生产和国内收入的落差显示出日元贬值与资源涨价正在导致财富流向海外。
面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岸田文雄政权替代日本银行,通过抑制汽油价格走高的补贴启动了财政措施。大规模货币宽松降低国家的利率负担,扩大了财政空间,但如果政府债务增加,日本银行将难以解除货币宽松。
日本银行的黑田体制已进入创出历史最长的第10年。但目前面临的是即使出现日元贬值和资源价格走高、也无法采取新一轮货币宽松或紧缩的进退两难。要摆脱困境,提升通过重新学习提高生产效率等加薪空间的改革刻不容缓。为了能承受利息支付负担,还需要提升财政支出的效率。黑田的任期截至明年4月。岸田政权将在今年夏季的参议院选举之后正式敲定继任人事安排,但需要的是日本经济整体改革的讨论。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清水功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