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必达破产留给日本半导体的教训(上)

2022/03/18


      江口良辅:2012年2月27日,由日本各电机企业旗下的半导体部门合并而成的尔必达存储器(Elpida Memory)申请适用日本《公司更生法》(相当于申请破产重组)。1980~1990年代席卷世界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的制造商因此被并入美国大型厂商美光科技的旗下。在该公司经营破产过去10年的如今,日本政府与民间正着手推进半导体产业的重振。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试图从尔必达破产一事寻找可以为日本重振半导体产业提供的教训。

       

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适用日本《公司更生法》、举行记者会的时任尔必达存储器社长坂本幸雄(2012年2月,东京证券交易所)

          

      “(我们)将投资1500亿美元,维持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2021年,美光科技首席执行官(CEO)桑杰·梅罗特拉(Sanjay Mehrotra)宣布了之后10年向研发和扩充产能投入1500亿美元的计划。核心之一是原尔必达的基地和人才。

 

      “如果当时生存下来,能在全球展开竞争的存储器企业有可能诞生在日本”,尔必达破产前担任社长的坂本幸雄叹息道。

    

    

      尔必达一度在DRAM领域掌握近2成份额。2006年与台湾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两家公司提出1.6万亿日元规模的投资计划,推进了积极举措,但脆弱的财务基础拖了后腿。除了行情的剧烈波动之外,当时还接连遭遇雷曼危机、1美元兑约80日元的严重日元升值等逆风。净有息负债2009年一度增至相当于自有资本4倍的近5000亿日元。2011年底压缩至约2900亿日元(1.3倍),但政策和金融面的背后支持并未持续。

    

      欠缺长期规划

 

      尔必达的破产剧反映出的是日本政府与民间难以承受伴随巨额投资的持久战这一局面。开发竞争激烈,制造所需的投资增加至以万亿日元为单位计算,另一方面,行情波动剧烈。如果缺乏肩负投资的企业的巨大规模和政策支援,将不得不退出竞争。

 


      在雷曼危机时,尔必达接受了基于日本《产业活力再生法》的公共资金注入以及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和大型银行的1100亿日元的银团贷款。但在偿还期限临近的2011年底,作为维持支援的条件,尔必达被迫增强资本。

 

      坂本曾摸索与美光科技展开合作,谈判进展顺利,但因属于老友的美光时任CEO史蒂夫·阿普尔顿(SteveAppleton)突然因事故遇难而遭遇挫折。另外,与美国半导体厂商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的合作也不顺利,最终无计可施。由于拿不出再融资时间表,尔必达被迫申请适用《公司更生法》。

 

      “为什么不能等待6个月”,在美光科技完成收购之后,坂本被该公司高管如此质问并因此感到懊悔。

 

      当时全球存储器市场的风向正在改变。那就是智能手机需求的扩大。曾是通用产品的DRAM在用于智能手机之际也需要支持个别的性能参数,提高了附加值。对尔必达来说,这也是移动DRAM的订单出现增加的时期。到2013年也曾开始能稳定实现盈利。

 

      “(日本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并未充分弄清DRAM技术和最终产品的动向”,长期观察半导体产业的东京理科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若林秀树这样指出。坂本也强调了面向智能手机的可能性,但未能充分说服相关人士。

 

      尔必达基础薄弱的间接原因原本就是日本电机企业缺乏长期规划而导致的经营判断的迟缓。由于DRAM业务的苦战,1999年NEC和日立制作所决定合并相关业务。2003年,三菱电机的业务也合并进来,但市场份额一度低于5%。整合耗费时间,恢复业绩也需要时间。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SK海力士

   

      与尔必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SK海力士。前身海力士由韩国现代集团的半导体部门吸收LG集团的制造公司而成立。虽然因过度负债而陷入经营困难,但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援,推进了重建。因获得SK Telecom的出资而赢得了投资竞争。2004年与尔必达为同等规模的总市值目前已增至17倍。

    

     

      主导海力士重组和金融机构融资的是韩国政府。政府主导的金融支援后来招致海外的反补贴税,但在世界市场上生存下来的政策目标并未改变,在雷曼危机后,以韩元贬值为背景,SK海力士提高了竞争力。若林教授指出“留有日美贸易摩擦记忆的日本在产业政策上陷于被动,同时缺乏与金融支援的配合”。

   


      针对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致力于培育国家和地区企业,日本经济产业省将日本企业投资的不断缩小列为日本半导体产业落败原因之一。在2021年底的日本国会上,日本经济产业相萩生田光一总结称,“(日本)未能看透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潮流,并未采取适当且充分的政策措施”。

 

      在各国和地区为半导体产业出台数以万亿日元的援助措施的背景下,日本也转向了“超出民间业务支援的框架,作为国家事业加以发展”(日本经济产业省)这一方向。日本政府提出吸引尖端工厂,升级仍具有竞争力的图像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等的工厂,随着成功吸引台积电(TSMC)在日本建厂,相关努力正在取得成果。

 

      尔必达破产后为中国半导体企业提供经营建议、熟悉海外动向的前社长坂本幸雄仍未解开心中的疑问。他说“韩国和美国分别采取10年和5年跨度的一揽子支援措施。(日本)能否拿着长期发展蓝图提供支援呢?”

  

      观察全球半导体产业,以投资的膨胀为背景,制造和设计的负责方相互分开的水平分工取得进展。贸易摩擦和严重的供不应求也是分工体制产生的副作用。各国和地区开始确保生产基地,投资竞争变得激烈。不过,市场繁荣在达到顶峰之后也会迎来低谷。是否具备在低谷之中维持产业的思想准备?尔必达的失败正在提出这样的疑问。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江口良辅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