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日本股票的日本人

2021/12/30


      川崎健:日本人已经不愿意购买日本股票了。疫情下,越来越多的现役劳动者一代“从储蓄转向投资”,但其资金转投的主要标的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海外股票。与赚取巨额利润的美国高科技企业相比,日本企业的成长故事显得黯然失色。支撑日本股票的日本银行和公共养老金的买进今后也会减少,迟早会转向抛售。如此下去,将不会有人愿意购买日本股票。

  

   

      “日本股票已经自身难保”,进入12月以后,东京都的兼职投资者乙丸英广(40岁)出清了手中约1000万日元的日本股票。2020年他通过口罩股等获取了一些收益,但买进的股票2021年一直下跌。“为什么只有日本股票不涨”的焦躁情绪萦绕在心头,让他无法抑制心中的不满。

 

      新资本主义下“大家会越来越穷”

 

      岸田文雄政府提出的“新资本主义”也让人心存怀疑。“如果强化金融所得征税措施,只会导致富裕阶层和企业家逃往海外。很担心剩下的国民会越来越穷,不想投资这种国家的股票”。在社交网站上,投资人们也是这种想法。

 


      心怀不满的日本个人资金正在流向以美国股票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已经对日本股票绝望的乙丸英广将约1000万日元投向了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这意味着打包买进了包括苹果和Alphabet(谷歌)等大型IT平台运营商在内的500只美国股票。

 

      个人投资者远离日本股票的现象也出现在公募投资信托的人气基金上。2021年1~11月,排在首位的“联博(Alliance Bernstein)美国增长基金”流入了1.2375万亿日元,海外股票基金总体流入了约7.3万亿日元。而日本股票基金已经从畅销基金中消失,400多亿日元资金流出。

 

      虽然对不断创下历史新高的美国股票未来的前景感到警惕,但日本投资者仍会在其下跌时立即买入。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显示,在因新变异株“奥密克戎”出现导致美国股票呈下跌趋势的12月第一周(11月28日~12月4日),日本投资者共计净买入1.215万亿日元的美国等海外股票和投资信托基金。这是自2005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净买入额。

 

2021年11月1日的日经平均指数收盘价

  

      野村证券公司商品企划部长中村希等众多市场相关人士表示,“投资者正在把资金转投至让人感觉全球增长最强劲的美国”。

 

      分析一下代表着企业经营效率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股价上涨率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根本动机就会一目了然。日本企业过去20年的ROE平均只有7.3%,而美国企业高达13.0%。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两国企业ROE差距的缩小不抱期待。

 

      另一方面,投资美国股票的门槛大幅降低。日本Monex Group首席执行官(CEO)松本大指出,“随着自动翻译工具的进步和社交网站的普及,个人收集信息变得轻松容易”。据其介绍,2021年1~11月,该公司顾客购买美国股票的金额同比增加了6成。

 

      东京一位工薪阶层投资者(34岁)12月决定将大部分资金从日本股票转移到美国股票。“可以通过美股专用APP下单。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回家后随便躺着就能实时买卖”。

 

      日本银行和GPIF的买入支撑作用有限

 

      回顾过去,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日本股票的买家换了三次。泡沫经济时期之前是金融机构和事业公司互相持股的时代。泡沫经济崩溃,互相持股关系解除之后,接盘者是海外投资者。随着安倍经济学行情告一段落,海外投资者纷纷抛售,日本银行和年金公积金管理运用独立行政法人(GPIF)这一“政府机构”一直在支撑着日本股票的买入。

 

      但是,买入巨额ETF成为日本股票实际最大股东的日本银行3月取消了此前“每年6万亿日元”的买入目标。虽然维持了“12万亿日元的上限”,但实际上,从4月到现在总共才买入了约2800亿日元。市场上的主流观点认为,“日本银行买入会导致市场扭曲的批评有了反应”。

 

      GPIF也已经把持有日本股票的比例提高到了目标水平,即管理资产的25%。从长期来看,随着养老金领取者的增加,该投资者将不断抛售股票。

 

      而且,目前并没有显示出海外投资者全面买进日本股票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抛售情况增加,那么日本股票就会进一步被世界淘汰。“希望岸田政府更加重视股票市场,加紧营造一个让日本人愿意持有日本股票的环境”,日本冈三证券全球研究中心理事长高田创对此敲响了警钟。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编辑委员 川崎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