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中国负责人与疫情奋战的180天
2020/07/29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至今仍在持续动摇世界。在曾最先深受影响的中国,日本企业是如何应对的呢?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在线采访了松下在中国业务负责人、专务执行董事本间哲朗,请他回顾了1月下旬湖北省武汉市“封城”之后长达180天的奋战经历。此前,本间曾提出“(松下要)完全成为中国企业”的方针,加快了拓展新业务等经营速度。然而在新冠疫情下,需要立刻做出判断的情况很多,本间对此总结称“学会了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然后向前推进”。
![]() |
本间在限制政策放宽后走访中国各地的基地 |
“最初以为是和非典时差不多的状况”
1月23日,武汉封城,紧张程度一下子提高。1月24日起中国进入春节假期,(松下在中国的)业务部门还有工厂也和往年一样开始放假。当时正在美国出差的本间先返回日本。之后,中国政府宣布延长原本截至1月30日的春节假期,本应2月3日返回总部所在的北京市的本间只能选择暂时留在日本。
![]() |
接受在线采访的松下中国业务负责人本间哲朗 |
在日本期间,本间在位于滋贺县草津市的松下家电业务部事务所借了间办公室并投入工作。与在北京的2名员工一起接入视频会议系统后,他发现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2个人却分别待在不同的房间。“最初以为是和(2003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时差不多的状况,但感觉正在应对更加严重的最糟糕事态”,他对当时的想法这样回忆道。
“第一时间复工”
由于中国政府和各地的指示,业务持续处在停摆状态。松下在中国生产家电、住宅设备、电子零部件和锂离子电池等,向各国供货。每年的产品供货额约为2万亿日元,在日本企业中属于最大规模。如果业务长时间停滞,对公司内外影响巨大。本间决定在2月8日使中国业务重启,并于9日返回了北京。
本间首先着手组建了一个将中国旗下约80家公司的120名总务和人事负责人联系起来的SNS(社交网站)群组,启动短缺物资的共享。通过确保230万个口罩、体温计和防护服,自2月10日重启了有条件复工的工厂。1周后,在中国赴任的700名日本员工中,除了担心健康等有特殊情况的人之外,600人回到了中国的工作所在地。受1978年出台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在北京建立首家中外合资公司、以后持续拓展在华业务的历史一直让松下引以为豪。本间也骄傲地说“(松下)明显在外资企业中较早复工”。
对于为何能在中国第一时间实现复工的原因,本间指出“原因是在中国拥有开发和采购的部门”。这样的话无需向日本请示,就能以中国人为中心的员工加以应对。在统括中国大陆和台湾业务的内部公司“中国东北亚公司”的总务部门,有多名员工经历过非典,所以迅速筹备完善了包括确保口罩、实行错峰上下班、在会议室内设置分区和间隔等态势。
“借助铁路集装箱渡过难关”
复工也一度面临问题。第1是返乡的中国员工难以返回。到2月17日,“临时工”的充足率仅为6成。第2是采购。当时仍在运转的供应商仅为6成左右。有些零部件因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实施封城而无法采购,紧急改为了在中国国内采购。最为困难的是物流。当时按规定如果卡车司机跨省,需要进行14天的隔离。因为难以确保足够的司机,所以只能通过改用铁路集装箱克服难关。
“消费整体转至线上”
之后,临时工和供应商方面逐步恢复正常,到3月16日终于实现了100%复工复产。在此期间,中国社会明显发生变化的是个人消费,“国家整体的消费转移至线上”。实体店持续关闭,需要施工和安装的空调等无法搬运入户。大型白色家电的需求表现低迷。
![]() |
本间也多次亲自参加直播带货节目 |
成为一大潮流的是通过互联网直播来销售商品的“直播带货”。本间本人也参加了直播。在作为“国际妇女节”的3月8日,在大型电商“天猫(TMALL)”的直播带货中,他参与了配备LED灯的化妆镜产品的直播,并用中文推介称,期待女性拥有美丽的笑容。
“对众多健康状态查询APP感到头疼”
本间在北京与各地的往来解禁的5月9日以后,前往杭州、大连、上海、苏州和沈阳出差,以鼓励员工。6月中旬,北京的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北京与各城市间的往来再次受限。在这期间,本间多次参加已成为“疫情后新常态”的直播带货。7月17日以后,在北京的疫情防控等级有望被下调之际,本间又前往广州等地。
到各地的业务基地走访之际,令本间感到为难的是中国各地政府都推出各自不同的登记体温等的“健康状态查询APP”。每去一个地方都需要下载后注册信息。当结束在中国各地的出差后回到北京,原本在北京使用的APP却遇到问题。他说,因为没有健康码认证,所以“遇到了在1、2天里哪儿都进不去的状况”。
作为应对令人担忧的第2波疫情的措施,松下正在实施在事务所的入口处测温、错峰上下班和远程会议。除了避免到疫情高风险地区出差外,在前往其他城市之际,也要求员工随身携带PCR检测(核酸检测)证明。
“清洁、非接触成为潮流”
由于烹饪和美容的家电畅销,4~6月松下大多数家电和住宅设备在中国的销售额都高于上年同期。烹饪家电约8成经由在线销售,相比整体上“摇摆不定”的3月以前有所恢复。同一期间的在华业务整体的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如果仅限于不含出口的中国区域内,则实现8%的增长。
![]() |
自6月起,松下开始在浙江省的工厂生产疫情发生后在当地企划和开发的“次氯酸便携式除菌喷雾”。8月起在广东省工厂生产空间除菌消臭机“ziaino”。这是在日本需求涌现、已停止接受新订单的商品。在中国,此前通过进口在部分地区销售,由于备受欢迎,所以启动了本地化生产。
另外,用于超市的食品区、装入烹饪好的菜肴进行保温,供结完账的顾客通过操作智能手机解锁的带有冷冻功能的“食品柜”方面,来自阿里巴巴运营的超市“盒马鲜生”等的洽购也在增加。设置在住宅或小区入口处的“智能柜”也一样,以非接触为卖点的商品迎来需求。本间认为“直播带货、清洁、非接触的商品潮流还将波及东南亚和印度”。
“加强在华业务的方针没有改变”
除了业务外,本间也承受着重压。2月上旬,北京不见了人来人往的景象。他自身也每天往返于公司和住处,接触什么之后都要马上洗手。让心理上的压力进一步加重的是往返于中日之间的航班减少。以前达到每周1400班,但当时只剩8班。而且没有从北京直飞日本的航班。即使发生紧急事态,也很难一下子把大多数日本员工送回日本。“全中国都可能变得像武汉那样”,当时这种担忧一直挂在本间心头。就这样,他在疫情下的中国度过紧张的每一天。
松下在中长期加强在中国业务的方针没有改变。在新冠疫情前制定的2020财年(截至2021年3月)的业务和业绩计划仍然维持。中美贸易摩擦激化,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剧。在最初的疫情已过去180天的如今,松下在中国的摸索仍在继续。
松下进驻中国的历史很长。邓小平曾邀请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支持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为此,1987年,松下在北京成立了第1家与当地企业的合资公司。目前在中国设有约80家公司,员工达到约6万人。家电、住宅设备和电子零部件等的工厂面向中国国内外供货。2019年4月,松下设立了统括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家电与住设业务的内部公司“中国东北亚公司”,本间担任一把手。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藤野逸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