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FA之后是谁?
2020/01/19
田中晓人:在距离美国斯坦福大学约1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间车库。这里就是从斯坦福大学宿舍走出的2人1998年创立的谷歌最初的总部所在地。车库里仅有几台电脑,十分简陋,但是白板上清晰地写着“谷歌世界总部”几个字。
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2人在1939年创立的惠普(HP)的创业地“HP车库”。从车库走向世界——这样的美国斯坦福文化开始动摇。
![]() |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上,谷歌的存在感很强(1月9日) |
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的员工人数在创立21年后超过11万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两位创始人在2019年宣布引退。据老员工称,从大企业跳槽来的高管开始得势。谷歌也开始暴露出大企业病。
曾在大型通用计算机领域称霸的IBM败给了微软和英特尔的“个人电脑革命”,而微软如今又在智能手机和云计算领域被谷歌挤压。饥渴的创业者打败臃肿的企业,加速新陈代谢和技术创新。不论什么时代支撑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原动力都是初创企业。
但是,环顾最近几年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看不到能够接替“GAFA(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的企业。
GAFA之间的竞争激化使得工程师的薪资持续快速上涨,阻碍了初创企业获得人才。金融信息企业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9年的3年里,GAFA收购了约200家高科技企业。有潜力的企业在未成长壮大之前就相继被GAFA买下。
在1月10日闭幕的美国数字技术展销会“CES”上也弥漫着停滞感。展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IoT”,这两个领域均是GAFA独大的舞台。漫步巨大的会场,找不到能够超越GAFA的产品和服务。
反垄断部门开始强化对GAFA的监视。在美国为创造下一个技术创新而苦恼、GAFA也被束缚手脚的背景下,美国以外地区诞生“GAFA接班人”的可能性出现提高。
中国企业能成为有力候选。被称作“BAT”的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的规模不断扩大,逼近GAFA。除了BAT外,中国大陆还有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出行组成的“TMD”。据美国调查公司CB Insights统计,估值排在世界前10的未上市企业中,包括前2位在内,中国大陆企业有4家,逼近美国(5家)。
在东南亚,网约车企业Grab开始扩大版图。该公司接连扩大业务范围,延伸至金融等领域,在只需1个APP即可满足各种需求的“超级APP”方面,Grab挡住GAFA,力争在东南亚称霸。
日本又是什么情况呢?社交网站企业mixi的创始人笠原健治2015年开始推出家人之间共享照片视频的APP“mitene”,目标是打败Facebook。
![]() |
被称为“GAFA”(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的美国巨大IT企业 |
笠原表示,“在利用社交网站时感觉有负担的用户出现增多”。因此减少了功能,仅保留了父母将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分享给祖父母等功能。笠原称,“希望这款APP成为把最重要的信息分享给最重要的人、收看率100%的社交软件”。
“mitene”还将在英语圈、韩国和台湾上线。此外还预定推出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版。由于目睹了与本公司同时创立的Facebook进军世界市场,笠原表示“十分在意海外市场”。
得益于GAFA开辟的网络经济,创业的门槛降低,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出现技术创新。正是在GAFA的影响力达到最大限度的现在,日本的创业者才更应该拿出成为“GAFA接班人”的气概。在世界范围内,有力企业正蓬勃发展。日本也不能错过这一潮流。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委员 田中晓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