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随想

2019/12/25


  中山淳史:由于中美两国政府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各方都在关注贸易和投资的停滞改善程度。但笔者也想关注对人员流动产生的影响。

 

  据悉,中国人赴美人数2019年连续2年减少。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对于高度技术人员,美国一直在限制签证的发放,一般游客也在持续减少。

 

  这其中似乎也存在中国方面的意图,有可能希望通过减少本国居民赴美旅游来牵制美方。对于美国来说,对华贸易收支虽为逆差,但旅游收支为顺差。还有报道称,中国针对美国涉枪犯罪和高昂的医疗费向国民发出警告,呼吁减少赴美旅游。

 

北京国际大兴机场的鸟瞰图

 

  中国人赴美国旅游似乎具有非常巨大的潜在需求。2003年访美游客为15万人。到2011年增至100万人,2017年超过300万人。到贸易摩擦之前,美国政府也对放宽中国人的签证限制持积极态度。

 

  或许是着眼于这种状况,中国政府对于航空基础设施的扩大持乐观态度。最近,笔者有机会看到了9月开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犹如海星的新颖设计,让移动只需最小限度的机场内设计等、令人吃惊的地方很多。

 

  但最让笔者吃惊的是,该机场将在今后数年内建成全部6条机场跑道,旅客容纳能力很有可能超过目前世界第一的美国亚特兰大机场(2018年利用人数为1亿739万人)。

 

  北京还有1958年开航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18年该机场的旅客人数为1亿98万人,已达到逼近亚特兰大的规模。如果新机场走上轨道,北京将迅速具备接纳美国最大中转机场2倍以上旅客的能力。

 

  在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之下,完善以伦敦等欧洲主要城市为终点的铁路网成为核心业务之一。中国方面的起点是“小商品批发之都”浙江省义乌。而北京的新旧两个机场或将成为“空中的义乌”。

 


  美国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McKinsey&Company)的统计显示,在世界前200个城市(人口)中,其中的46个位置到2025年将由中国的新兴城市占据。

 

  比如郑州(河南省)、徐州(江苏省)、合肥(安徽省)、长沙(湖南省)和南昌(江西省)等。这些城市很多都是具有省会职能的重要城市,但在世界上还不够有名。随着人口流入和企业的进驻,这些城市将作为国际城市受到关注。

 

  北京的两大机场将从这些城市聚集旅客,将他们送往全球,成为旅客运输的“巨大装置”。此外,航空公司也在迅速增长。最近,中国政府提出将中国国际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和中国东方航空打造为国际航线的“三大航空公司”的方针。该政策或许是意识到了美国的3大航空公司(达美航空、美国航空公司、联合航空)体制。

 

  对于日本的机场和航空公司当然也会有影响。前往美欧旅游的东南亚旅客会因为机票便宜选择经由北京,日本的地方城市应该也会有很多人这样选择。这样一来,日本的地方机场将被纳入到北京两大机场的航线网,成田机场和羽田机场在亚洲的中转功能很可能会被夺走一部分。旅客争夺战或将日趋激烈。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想法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可能是过度警惕了。环顾亚洲,马尼拉、新加坡和伊斯坦布尔都在推进机场的扩建和新建计划。美国波音公司表示,到2030年在亚洲投入运行的新国际机场将达到17个,增加机场跑道的机场也有17个。

 

 

  这些计划和中国一样在迅速推进。而且,游客今后想要的是“越来越便利的亚洲”,并不是只有中国变得便利。

 

  也许,最近的新机场热潮的本质是国家间的竞争,并不只是单纯的想要在“某一点”上取得胜利。亚洲面积广阔,占据了欧亚大陆的3分之2。人口占世界的6成,也可以认为中国的人口仅占亚洲的3分之1。

 


 

  每年夏季发布的英国咨询公司的“最强护照调查”显示,对日本和新加坡的护照,190个国家和地区不需要提前办理签证,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韩国护照不用提前办理签证也能前往18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只有不到一半的71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国际航线的网络越大,受益最大的实际上是日本和韩国人,中国也许很难全面覆盖亚洲和全球的整个天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负责亚洲业务的全日空高级执行董事三宅英夫表示,“问题在于如何借助亚洲的巨大能量提升人口减少加速的日本的活力”。要振兴全部都相对变小的日本企业和市场,亚洲是不可或缺的。从“天空”的角度也急需制定出大战略的其实是日本吧。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中山淳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