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美国的“小交易”

2019/09/27


       菅野干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协议的日美贸易协定,意外地成为采取双边交易的特朗普式贸易政策取得成果的第一个案例。缩减对象的“小交易”对急于求成的特朗普政权来说是很好的帮助,但存在损害基于多边框架的世界贸易规则的风险。如何维护尚存一丝希望的自由贸易体制是日本的课题。

 

       “签字仪式”简直就是特朗普总统面向选举的宣传活动。美国对日关税下降,对加拿大和欧盟的劣势将随之消除。因为能摆脱因美国单方面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出现的困境,美国农民相继表达了对日美首脑的谢意。

 

25日的签字仪式(kyodo)

 

       特朗普表示“对美国农民来说是胜利”,安倍则表示“是双赢的协议”。

 

       与两位首脑的自卖自夸相反,日美达成的是有限的“小交易”。1年前启动的日美双边贸易谈判从一开始,就主要以首先达成被称为“早期收获(Early Harvest)”的货物领域协议的方向推进。

 

       在这期间,对美国来说,日美尽早达成协议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由于在野党的抵制等原因,美国国会的批准陷入僵局。由于和中国的贸易战的激化,美国农民因中国反制关税的影响而叫苦。

 

       除了1月生效的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修订之外,美国政府并未落实给农民和产业界带来具体果实的贸易协议。与中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出现混乱,没有取得进展的迹象。实际上,特朗普政权处于严峻立场。

 

       可以说当初对双边谈判持慎重态度的日本看到美国希望尽早取得进展的情况,采取了“拥抱战术”。此外,安倍和特朗普两人的亲密关系也发挥了作用。“特朗普总统与安倍首相为实现适合21世纪的贸易政策,悄悄采取了行动”,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美国肯塔基州州长马修·贝文(Matthew G.Bevin)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美方将采用特殊措施,不经过国会程序,让日美协定最早在20201月生效。可以说对于在经济和安保方面具有特殊同盟关系的日本来说,为与美国尽早达成协议而积极行动是合理的选择。

 

       对日本来说事关生死的是基于美国《贸易扩大法》第232条对日本车加征关税一事,至少目前得以避免。日本关西国际大学教授渡边赖纯表示,“只要不对汽车加征关税,就算被总统占一点上风,也可以说谈判取得成功”。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也评价称,“在日美关系中暂且搁置贸易问题,集中处理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保障、中国和朝鲜等问题,是有益的一步”。

 

       问题在于以后。将此次的决定理解为日美贸易谈判的“最终协议”是不准确的。在此次的“小交易”之后,还有第2轮的日美谈判。其中还存在各种课题。

 

       “此次的协议可削减慢性的(对日)逆差”,特朗普给予积极评价。反过来也说明,特朗普依然执着于对日本的贸易逆差。

 

       如果无法取得进展,特朗普有可能提出明里暗里列入美韩协定和USMCA的对美出口数量限制和牵制汇率贬值的条款等违反自由贸易准则的要求。

 

       美方或将提出此次放弃尽早达成协议的医药品、金融和服务等开放市场的要求。日本将针对包含在TPP中的取消对美汽车出口关税而继续推进谈判,但缺乏促使美国作出让步的筹码。如果占对美出口3成的汽车的关税没有取消,将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要求的贸易协定的准则相矛盾。

 

出口到北美的日本车

      

       没有美国的“TPP11”和日美协议并存,也给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留下课题。日本关西国际大学的渡边教授认为,“需要增加TPP11的缔约国,进一步加强亚太市场的生产网,应对美国的双边主义对TPP的瓦解”。

 

       安倍在25日的记者会上再次表明了自认是“自由贸易旗手”的想法。但在日美的联合声明中没有“自由贸易”的表述。而是纳入了“互惠、公正且相互的贸易”这一源自美国的表述。

 

       强行使特朗普改变主意并不现实。在WTO的功能改革、中国改革等方面,如何营造美国和日欧顺畅合作的环境?安倍等美国以外的全球领导者要维持基础正在动摇的自由贸易,正面临着难题。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评论员 菅野干雄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