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中国观原点与日美关系

2016/08/31


         人才辈出的夏威夷州名校普纳荷(Punahou School)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位于著名旅游圣地威基基海滩靠近内陆的住宅区。今年普纳荷迎来了建校175周年纪念,校门被装饰一新。

        校园中央的教学楼Old School Hall自1852年开始投入使用。据称奥巴马小学5年级转学到普纳荷后,每天就在这里上英语课(即语文课)。

        奥巴马在自传《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中写道,当时学校里除了他自己只有另外一个黑人学生,“无法融入的孤立感在我的心中不断膨胀”。为了寻求内心的安慰,少年奥巴马倾心于敢于对抗白人统治的亚洲领导者。

        “改变”,8年前美国总统大选时,奥巴马打出的标语是印度圣雄甘地所说的一句话——“欲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为什么是亚洲?是因为年幼时在印度尼西亚生活过吗?教学楼门口的石碑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奥巴马和孙中山都曾在普纳荷学校就读


        “……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上面刻的正是这所学校另一位名人孙中山的语录。奥巴马在此学习时这块石碑就已经树立在这里。这位革命之父的伟大事迹在普纳荷学子们的口中代代相传。

        孙中山后半生曾逃亡日本。他在广东农村长大,13~17岁时在美国夏威夷生活,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文明”。这和奥巴马的经历不无相似之处。

        今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9月参加G20峰会访华的奥巴马如果在访问期间提及这位“学长”,对学校来说将是无上光荣。据悉,校友会对此非常期待。

        奥巴马的自传中虽然没有提及孙中山,但仍能看出他对孙中山的亲切之情。证据就是奥巴马任命孙中山第一任妻子卢慕贞的孙女李蒙(Mona Lee)的丈夫骆家辉为第二位美国驻华大使(孙中山和李蒙没有血缘关系)。

        虽然中国的强硬姿态让奥巴马感到十分棘手,但奥巴马基本上采取中美步调一致的协作路线。奥巴马还让他的二女儿从小学开始学习中文。也许就是在普纳荷培养出的这种中国观吧。



        或许是这个原因,让反华派较多的安倍政权与奥巴马发生摩擦。

        “就是因为一开始没有采取强硬手段,才不被放在眼里”,“Too little, too late.”这样的骂声经常能听到。美国虽然知道中国在南海建立军事据点,但迟迟不派出军舰。有人抨击这是美国外交不懂先下手为强。

        这种说法看似有道理,但是,美军尽早介入,中国就会放弃吗?2001年就有过中国战机和美国侦察机在空中发生冲突的事件。美国介入的话,可能还会发生这样的小范围冲突。

        奥巴马肯定不会做出这样危险的选择。关于外交政策,他在《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中写道“回归孤立主义”。就任总统后奥巴马还表示“美国不是世界警察”。

        “奥巴马太过软弱,优柔寡断”,现在还能将日美间的摩擦归结于性格问题还算好的。“将来美国不会顾及日本这个小岛”,美国军事战略家爱德华·勒特韦克(Edward Luttwak)如此预言。如果下届美国总统依然延续奥巴马路线,那么日美同盟必将出现动摇。届时安倍政权将会如何应对呢。

        本位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大石格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