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债券迎天量偿还潮 中国占一半
2018/08/07
新兴市场国家和企业发行的债券从2018年开始大量到期。今后3年每年最高将有相当于1万亿美元的债券到期,是3年前的约2倍。在超低利率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和企业大量发行债券,不过现在美国等全球的中央银行转为退出大规模货币宽松。由于利率上涨,今后借钱还贷的成本将加重,估计这将成为新兴市场面临的新风险。
2008年雷曼危机后,全球的央行通过大规模的资金供给来支撑经济。在全球性超低利率的背景下,新兴市场的政府和企业以低利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受低利率影响,资金运用难度加大,投资者甚至购买了希腊和阿根廷等信用力较低国家的债券。
调查公司迪罗基(Dealogic)统计显示,今后3年到期偿还的债券达3万2297亿美元。其中,国债占1成,企业债占9成。2018年的合计偿还额为8919亿美元,2019年为1.1万亿美元,2020年为1.2万亿美元,呈逐年递增倾向,将连年刷新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的偿还额最多,企业和政府部门今后3年的合计偿还额达1万7531亿美元,占新兴市场整体的54%。俄罗斯今后3年的偿还额为1330亿美元,墨西哥为881亿美元,巴西为1360亿美元。
![]() |
债券到期后,必须向投资者返还资金。通常会发行新的债券来筹集资金,不过在投资者较少的新兴市场,仅仅面向国内投资者筹集资金不够,因此还将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从海外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截止6月底,新兴市场的债务(企业和政府)高达57万亿美元,占全球债务总额的3成。
美国正在推进加息,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出现升值。利率上涨的话,付息负担将加重,由于美元升值,以新兴市场货币计算的债务偿还额也将增加。信用力低下的国家和企业也能够以有利的条件发行债务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中国,企业为了购买设备和金融资产而大肆发行企业债,导致债务膨胀。金融当局为了压缩过剩债务而收紧货币政策, 结果使得不少企业难以进行再融资。
实际上,进入2018年以来,已经开始有企业出现债务违约。石油燃气供给企业“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CERC)”和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新昌集团”以美元计价的企业债相继出现债务违约。
在美国普信(T. Rowe Price),投资新兴市场债券的Michael Cornelius警惕地表示,“在以低于实力的超低利率筹集资金的国家,(利率)可能出现反弹的情况”。
由于美国实施加息,美国国债的利率出现上涨。美国在1994年实施加息之际,投资资金重回美国。新兴市场的股价和货币下跌,进而引发了同年开始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不过,新兴市场已经采取措施应对资金外流。中国的外汇储备截止6月达3万1121亿美元,是今后3年偿还额的1.7倍。墨西哥的外汇储备也较10年前翻了一倍,达1780亿美元,不少观点认为不会像当初一样引发金融危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