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下跌或走向长期化
2014/06/19
![]() |
在重庆市,最近起售的一处高级住宅楼在当地引发了关注。这是因为在开盘之前被认为售价将达每平方米约1万3千元,但开盘后的实际售价却低于1万元,相比预期降价了20%以上。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分析称,部分城市由于库存压力较大,加上近期市场预期不明,购房者持观望情绪,一些房企推出促销优惠,导致房价有所下降。
由于销售低迷,新增投资也出现放缓。今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增长率比1~4月下降了1.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起到拉动作用,同时普通百姓也致力于通过购买住宅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果住宅价格持续下跌,消费者心理将趋于冷却,银行的房地产融资出现不良债权的风险将上升,有可能进一步拖累经济。
![]() |
但是,中国政府对于住宅行情过热存在强烈的警惕感。似乎并不打算迅速取消各地实施的限购举措。
以辽宁省省会沈阳为例,据当地媒体报道称,该市本月上旬放宽了住宅限购政策,但在仅仅1天后就撤回了放宽举措。中央政府有可能叫停了大幅放宽措施。此外,主管房地产政策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也在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属于市场正常的调节”,显示出不需要过度担忧目前的房价下降的想法。
在上次住宅市场行情出现冷却的2012年,借助当年上半年的货币宽松政策,摆脱了价格下跌局面。此次要求采取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的呼声在市场上也日趋增强。但是,中国政府打算以零敲碎打的政策微调来支撑经济。而人民银行目前对于全面转向货币宽松政策也显示出慎重姿态。
(大越匡洋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