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仍不晴朗
2014/07/16
![]() |
中国1~3月的实际增长率为同比增长7.4%,连续2个季度增长放缓,增长率下跌至1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中国,通常从年初到3月的全国人大召开期间,财政和金融会表现疲软,投资也会增长放缓,不过今年受住宅价格也开始下跌影响,对经济夭折的担忧进一步升温。
进入4月之后中国当局也开始采取行动。尽管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不会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是却在4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出台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和加速铁路建设等经济支撑政策。之后又面向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对经济进行“微调”。
![]() |
但是,中国经济的前景仍不明朗。最大的风险是迎来调整局面的住宅市场。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全国100个大中城市6月的新建商品住宅1平方米的均价环比下跌了0.5%。5月100个大中城市的平均房价时隔2年首次出现环比下滑,6月跌幅进一步扩大,房价出现下跌的城市数占到整体的7成。
重庆市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高管表示“到了年底,房地产开发商需要大量现金来支付建筑工人的工资等,通过降价手段来回收资金的趋势将出现增强”。受供给过剩影响,商品房的库存出现增多,观望情绪出现扩大。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企业的董事长王石表示,内地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可能会持续2~4年。
在没房子结婚难且金融商品匮乏的中国,个人投资主要偏向于房地产。正因为如此,可以说中国的购房刚需十分强劲,但是反过来则透露出依赖房地产的经济的脆弱性。如果住宅价格的调整走向长期化,其消极影响将波及到企业、家庭和地方政府等各个方面,有担忧的声音认为明年的GDP增长率将跌破6%。
不堪重负的地方政府已开始自行出台宽松政策,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就公开宣布取消限购政策。中国经济的前景仍然亮着黄灯。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