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V卷到东南亚
2023/12/08
在东南亚,中国企业退出的纯电动汽车(EV)正在增加。在泰国市场,走在前头的比亚迪(BYD),加上属于“第二波”进入的广州汽车集团和重庆长安汽车等,进驻的企业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在当地,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不能在价格和车辆尺寸上彰显特色,即使是增长市场,也难以像以前那样迅速扩大销量。
“泰国将成为我们进入世界的战略性基地”,2023年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11月29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的近郊开幕。广汽旗下运营EV品牌“埃安(AION)”的企业的地区销售负责人芬沙(音译)显得干劲十足。
![]() |
广汽旗下的EV品牌“埃安”在东南亚市场发动攻势 |
埃安发布的EV共有轿车、高档车等5种车型。特别重视的是SUV的“Y Plus”,标配的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还配备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价格约为97万泰铢(约合人民币20万元),性价比很高。
对于中国大型车企广汽来说,进入泰国市场是梦寐以求的。埃安运营公司的总经理古惠南11月中旬表示“将以泰国为中心,在东南亚、太平洋和欧洲等地扩大销售和生产基地”,泰国将成为衡量海外扩张成败的试金石。
长安汽车也在同一日发布了主力品牌“深蓝(Deepal)”的轿车“L07”等2个车型,宣布正式进入泰国市场。该品牌的首席执行官(CEO) 邓承浩表示将把业务领域扩大到包括泰国在内的东南亚,显得干劲十足。
根据企业和政府公布的数据、当地报道等,截至2023年11月底,已进入或有意进入泰国的中国EV企业达到10多家,比2022年底翻了一番。除广州汽车和长安汽车之外,浙江吉利控股等也计划进入泰国。
中国企业采取积极态度的背景是泰国EV市场的迅速扩大。汽车专业媒体AutoLiv Thailand 的数据显示,新车销量中的EV比率2023年10月为13%,创出历史新高。整体市场份额首位是占35%的丰田,但如果仅限于EV,中国企业占到近90%。
![]() |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增长放缓也成为中国车企进入泰国的诱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23年1~10月中国国内乘用车销量为1735.8万辆,同比仅增长0.7%。此外,EV等的价格竞争也非常激烈。在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当务之急的背景下,华人众多的东南亚显得颇具吸引力。
在当地建设工厂的动向也在扩大。广汽将于2024年建厂,长安汽车也将于2025年投产。涉足工业园区开发的WHA伟华集团透露,中国企业对泰国的EV投资额(以发布为准)累计超过14亿美元。
不过,对于新晋厂商来说,进入泰国市场并不容易。阻挡他们的是比亚迪。比亚迪自2022年11月进入泰国市场以来,将产品线增加至SUV等3种,10月份在泰国的EV市场份额提高到50%以上。按新车整体计算占7%,排在第4位。
野村综合研究所泰国公司的山本肇认为,“新进驻企业缺乏比亚迪那样的技术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很难赢得竞争”。这些企业将在中国销售的轿车和SUV运到泰国,但相关市场被比亚迪等控制。
比亚迪在此次展会上也使用了最大的空间,彰显出存在感。登台的泰国法人总经理柯育滨表示比亚迪在泰国市场的人气正在迅速提高,2024年也将吸引众多消费者。
比亚迪2024年中期将在东部罗勇府起用海外首个乘用车工厂,推进供应链的本土化。
预计第2波进入的各车企在其他东南亚各国也将陷入苦战。大型咨询公司理特咨询公司(Arthur D.Little)的内田博教指出,“除了泰国以外,在车的尺寸和价格方面适合当地市场的中国EV很少,因此EV的普及比较迟缓”。
印度尼西亚以多人乘坐的多功能车为主流,而马来西亚则以小型车为主流,仅引进在中国销售的车型,很难提高销量。能否推出比亚迪没有或适合各个市场的车辆?向东南亚投放EV的企业如果不能克服这一点,就会陷入与中国国内同样的价格竞争。
日本车企在泰国市场份额下降
在中国企业进入泰国市场的势头加强的背景下,在泰国拥有较高市场份额的日资企业发展EV的动作并不明显。日系车在泰国的份额2023年10月为75%,较上年同月下降8个百分点。
“为了实现去碳化,将准备一切手段”,在展会上,丰田泰国法人社长山下典昭如此表示。虽然展示了“YARIS Cross”等混合动力(HV)车型和新款皮卡“Hilux Champ”,但并未展出EV。本田的展出也仅为HV车型。
AutoLiv Thailand的数据显示,10月日本企业的EV销量不到整个市场的1%。泰国零部件企业的一位高管指出,“日系表示将提供包括EV在内的所有选项,但如何解释没有畅销的EV的现状呢?”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山本表示,“日本企业没有价格和性能平衡的车型。到2027年前后,将持续处于严峻状况”。日系车的滞后不断变得明显。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赤间建哉 悉尼、田边静 广州、井上航介 曼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