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VS本土企业 中国的咖啡之争
2015/12/11
太平洋咖啡积极进驻办公楼(辽宁省大连市) |
小齐的月收入有1万5,远远高出上海约5400元的平均工资水平。星巴克一杯拿铁咖啡在30元左右,如果再点一些甜点和饼干的话一般要消费100元左右,相当于一般午饭餐费的5倍。但是小齐认为:“只要自己觉得高兴就行,并不觉得很贵。”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等主要沿海城市的人均GDP甚至与发达国家相当,达到了1.5~2万美金。以此为背景,与喜欢热闹的父辈不同,更倾向欧美生活方式的“小资”年轻人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小资而言,去时尚的咖啡店消费成为展示其轻奢主义的典型行为。
为此,各家连锁咖啡企业纷纷加快在华开店的速度。星巴克在中国的约90个城市开了约1600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店连锁品牌。星巴克不仅进入大城市,还在拓展地方城市的门店数量。星巴克计划到2019年在华新开1800家店,在华总门店数达到3400家以上。这个数字虽远不及星巴克在美国1万2000家店的规模,但是可位居其海外国家门店数量之最。
星巴克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辽宁省大连市) |
中国本土企业也积极迎战。店里提供的咖啡价格与星巴克的价位基本相同。香港的太平洋咖啡和华润万家合作,开设了约260家店。而且通常是开在办公楼的一层和医院等人流量较多的“最佳位置”。太平洋咖啡计划尽快开到1000家店。
中国内地最大的咖啡连锁企业塞纳左岸国际餐饮开了340家“SANA ZOAN”咖啡店,并通过上市融资进一步扩大店铺网。韩国的漫咖啡经营着约70家“MAAN COFFEE”,并进驻在2015年9月开业的北京永旺购物中心,以沿海城市为中心加快开设新店。漫咖啡的目标是10年内展开3000家门店。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大连 原岛大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