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摆脱半导体对外资依赖
2015/07/15
据紫光的高管透露,目前收购处于非正式打探美光科技意向的阶段。将于近期向掌管中国经济政策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委)正式申请进入收购程序。
![]() |
紫光2013年之后相继收购了中国半导体公司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2014年决定让上述两家公司接受美国英特尔的出资,事实上转变为专注于半导体业务。
紫光采用专注于半导体开发的无厂经营形态,主要开发智能手机用系统LSI(大规模集成电路)。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调查,14年展讯和锐迪科的合计销售额为94亿元。
目前的销售额仅为全球最大的无厂半导体企业美国高通的10分之1左右。紫光计划通过收购拥有大型工厂量产DRAM和闪存等存储器的美光科技向综合性半导体厂商转型。
清华大学是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母校,但紫光高管表示:“对半导体业务的集中投资是根据自身判断作出的决定”。不过,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等公共援助似乎已经内定,该高管称230亿美元的收购资金“在筹集上不存在困难”。
中国领导层2014年6月制定了旨在振兴半导体产业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此外,半导体还被定位为今年3月发布的制造业强化政策“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原因有2个。
其一是摆脱半导体采购对外资的依赖。中国被海内外公认为“世界工厂”,但相当于所有工业产品大脑的半导体的自给率“仅为20%左右”(美国调查公司的分析师)。
另一个原因是应对中国声称属于受害者的网络攻击。如果大量使用存在政治对立的美国和日本企业制造的半导体,“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美国调查公司的分析师),因此警惕感很强烈。
美光科技2013年斥资总计3000亿日元收购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尔必达存储器。2014年度的销售额达到163亿美元,作为主力的DRAM业务仅次于韩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排在世界第3位。目前,原尔必达旗下的广岛工厂由于智能手机半导体需求强劲,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收购的走向或将对日本半导体生产的动向产生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山田周平 北京、细川幸太郎 东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