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劳动方式改革后,仍有300万人违规加班
2020/01/20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通过日本总务省的调查获悉,自从日本对大企业加班设置带有处罚的上限的2019年4月以后,每月加班超过80小时的人预计仍达到约300万人。由于企业等贯彻劳务管理措施,员工无偿加班的情况被指正,但受到部下工作量减少的波及,管理岗位的加班却高居不下。今后不再统一地减少加班、而是通过工作效率的提高来增加收益、不断回馈劳动者的改革将日趋重要。
![]() |
夜里仍亮着灯的日本商务楼里的办公室(资料) |
依据日本《劳动方式改革关联法》,日本大企业自2019年4月起,被要求将员工超时劳动控制在全年720小时以内。每月不得超过100小时,2~6个月平均必须在每月80小时以内。除了建筑业等一部分行业之外,如果违反,将处以30万日元以下罚款或6个月以下的徒刑。同样的限制自2020年4月开始还将适用于中小企业。
不过,从统计来看,很多企业仍处于“违反”这一规则的状态。
管理岗位的加班居高不下
日本《劳动基准法》规定的法定劳动时间为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如果以1个月为单位计算,包括80小时的加班在内,上限是工作约240小时。但日本总务省的劳动力调查显示,2019年4~11月每月工作241小时以上的雇用者(不含高管)月平均达到约295万人。
![]() |
虽然与2018年度平均的319万人相比有所减少,但仍占到雇用者整体的5%。其中4成就职于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大企业。加班时间超过被称为“过劳死警戒线”的每月100小时的人月平均达到170万人。
在日本劳动方式改革的趋势扩大的背景下,统计上的加班并未减少的原因之一是此前隐藏的加班浮出水面。
一家大型居酒屋连锁的高管沮丧地说“如果要准确把握劳动时间,正式员工的加班时间就会迅速增加”。在店铺工作的员工为了填补临时工缺勤而紧急进行换班的情况很多。这种正式员工的“无偿加班”正在表面化。
另一个原因是受到抑制部下加班时间的波及,管理岗位的劳动时间居高不下。Recruit Staffing于2019年9月发布的调查显示,员工300人以上企业的管理岗位412人的12.8%回答称加班“增加”。熟悉劳动方式改革的PERSOL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小林祐儿表示“在给劳动时间设置上限之后,业务集中于不能让部下加班的中间管理岗位”。
为了避免加班减少导致到手的收入减少、向劳动时间管理松懈的企业跳槽的趋势也在出现。从事快递等业务的雅玛多运输自2017年起致力于削减司机的劳动时间,2018年度的人均加班时间比2016年度减少3成。另一方面,在日本西部工作的50多岁司机透露,“由于到手收入减少,有人跳槽到其他公司”。
伴随工作效率提高的改革成为课题
在加班限制全面落实的今后,推进伴随工作效率提高的改革将成为课题。大型咨询公司埃森哲自2015年起,在原则上禁止下午6点以后的会议,同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和实现标准化作业自动化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提高了业务效率。在2015年前后,持续至深夜的繁重工作被视为理所当然,但如今每天的加班平均减为1小时。
结果,此前约为10%的离职率降至一半。由于优秀人才的确保等原因,面对客户的服务能力提高,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该公司社长江川昌史表示,“如果积极推进劳动方式改革,工作效率和营业收入都将提高”。
如果在不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仅减少加班时间,日本经济有可能陷入劳动力的到手收入减少、进而拉低消费的局面。建立并非仅仅严格管理劳动时间、而是同时推进提高收益的工作效率提高、并让劳动力分享成果的良性循环将成为课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奥田宏二,井上孝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