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O谈疫苗分配

2020/08/19


       对遏制新冠疫情起到关键作用的疫苗备受关注。大国和发达国家纷纷确保大量疫苗,而发展中国家却无法获得所需疫苗量,这种不均衡的局面令人担忧。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针对国际合作的可能性,采访了围绕疫苗共同开发和供应推进全球性计划的官民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首席执行官(CEO)理查德·海切特(Richard Hathchett)。

 

理查德·海切特

 

       记者:疫苗共同开发和供应计划的目标是什么,已取得哪些进展?

 

       海切特:目标是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合作,以合理的价格向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有效的疫苗。参加国将共同提供总额超过20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确保20亿剂疫苗。一个国家可以获得的最大疫苗量为人口的2成。日本、英国、韩国、加拿大等约75个发达国家对这项计划显示出兴趣,还有约90个发展中国家通过捐款提供支持。

 

       这项计划以支持开发的形式投资的美国生物新创企业Moderna、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牛津大学的临床实验已进入最后阶段,预计能够按照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开始提供疫苗。此外,还投资了中美德澳等国家的7个候选疫苗。所有参加国都可以平等地使用疫苗。

 

       记者:具体将如何分配?

 

       海切特:将敦促参加国首先把疫苗提供给医务工作者使用,其次是患有基础疾病等重症化风险较高的人群。如果把目标集中在风险较高的群体,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疫情。还有难民营的人们和粮食生产商等,国家不同,优先顺序也不一样。希望各国政府做出恰当的判断。

 

       记者:美国和中国等纷纷以本国为优先,存在“国家主义”倾向。

 

       海切特:政府有义务保护国民的生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各国政府各自行动,导致国家主义倾向加剧的话,可能会造成疫苗分配严重不均。即使全球疫苗产能可以扩大,也存在极限。美国政府已经确保了远远超过人口的疫苗量,如果全部有效,将会出现剩余。

 


 

       2009年爆发新型流感时,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日美英等发达国家几乎完全垄断了全世界的疫苗供应量,轮不到贫穷国家。结果,大部分疫苗没有被使用,虽然发达国家将购买量的1成捐给了发展中国家,但到达发展中国家已是2010年以后了。而此次面向发展中国家考虑更低定价的疫苗厂商较为突出。

 

       记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做什么?

 

       海切特:只要没控制住全球范围的流行,贸易、旅游、经济都无法恢复,危机就会长期存在。这是单独一个国家无法解决的。虽然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尚未表示出参与COVAX Facility计划的意向,不过我们正与中美的疫苗厂商紧密合作。

 

       没有时间等待国际标准出台。各国需要通过政府和民间合作等,建立国内的安全性评价、审批流程、国家间标准统一等体制。为了将研究成果尽快投入生产一线,希望各国政府能进行史无前例的灵活应对。

 

       记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小泷麻理子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是政府和民间合作推进疫苗开发的国际组织。总部位于挪威。由日欧政府和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出资于2017年创立。在开发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苗方面拥有实绩。

该组织与预防接种援助团体“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一起主导在全球公平供应新冠疫苗的“COVAX Facility”计划。对医药新创企业美国Moderna等开发的9种候选疫苗进行投资和援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