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巨资抢疫苗 发展中国家落后

2020/08/04


       在全球新冠疫情仍未停止的情况下,各国确保必要数量疫苗的行动正日趋活跃。大国投入巨额经费以确保供给量,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疫苗采购方面明显行动迟缓。要尽早实现经济活动正常化,必须要有疫苗,如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采购差距扩大,有可能导致今后严重的对立。

 

       美国辉瑞和德国BioNTech731日宣布明年6月底之前向日本供应1.2亿剂(每人2剂,可供6000万人使用)。最快将于10月启动在美国取得紧急使用许可的程序。日本政府还针对从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英国牛津大学采购约1亿剂展开磋商。

 

       在日本国内,源自大阪大学的生物企业AnGes力争供应100万人份(实用化目标时间为2021年春季),盐野义制药力争供应3000人份2021年秋季),但仅凭日本国内企业无法满足全体国民的需求,供应时间也比海外企业要晚。因此必须从海外采购。

  

       日本政府在6月通过的2020年度第2次补充预算中,以新冠对策相关名义列入了10万亿日元预备费。据分析其中约2万亿日元将被用于包括疫苗采购费在内的医疗对策强化方面。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是采购疫苗,容易获得国民的理解”。虽然面临财政困难,但疫苗属于例外。

 

 

       欧美在确保疫苗方面走在日本的前头。

 

       英国大型药企葛兰素史克(GSK731日宣布,向美国供应1亿剂与法国赛诺菲共同开发的疫苗。同时还透露美国政府支付21亿美元。

 

       美国政府向疫苗采购、开发和生产支援等投入的费用累计超过100亿美元。疫苗确保量超过15亿剂,达到日本的约7倍。

 

 

       英国也将同样投资于疫苗,另一方面,似乎已确保接近全部人口4倍的约2.5亿剂的疫苗供给。

 


 

       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表示,“通过尽早确保多样性的候选疫苗,增加找到有效疫苗的机会”。美英确保超过人口数量的疫苗,是因为不知道哪些疫苗有效。而且很多疫苗一个人要接种多次。

 

       中国与俄罗斯则与上述的多方面战略划清界线。中国以举国之力支持康希诺生物等本国的开发企业,力争确保疫苗。

 

       有报道显示,在俄罗斯,加马列亚研究所和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开发的疫苗将在8月中旬之前附条件获得批准。临床试验动向等暂不清楚。

 

资料图

 

       在疫苗争夺战方面行动迟缓的是发展中国家。

 

       在大国展开争夺战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追求的“低价”难以实现。发达国家购买的疫苗价格很有可能达到每剂2050美元左右,非洲各国担忧无力支付。如果对现状置之不理,将无法遏制发展中国家的疫情扩大,对发达国家的不满必将加剧。

 

       目前出现了试图改善这种情况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疫苗开发支援方面,属于官民组织的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以“平等获取”作为理念。CEPI投资了美国生物新创企业Moderna、葛兰素史克与赛诺菲等开发的疫苗。获得CEPI支持的疫苗的条件是以贫困国家和富裕国家都容易获取的价格平等供给。

 

       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暗示出有可能按面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来调整疫苗价格。不过,关于以低于制造成本的价格向发展中国家销售时的费用承担,讨论并未取得进展,没有实现的头绪。

 

       发展中国家要稳定确保疫苗,本国需要有生产设备。但非洲几乎没有疫苗生产设备、企业和研究所。让专利易于使用以推动生产的“强制实施权”也难以指望效果。

 


 

       非洲的现状是从印度获得低价疫苗供应。针对面向非洲的疫苗,中国企业也显示出积极态度。

 

       由于病毒传播会跨越国界,需要在全世界公平分配疫苗的智慧。

 

       “最终阶段”是难关,需几万人来确认效果

 

       目前,全球共有26种新冠疫苗进行临床试验,其中6种已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即“第3阶段”。由于需要以几万人为对象,按照统计学方式严谨地证实其显著性,因此证明疫苗的有效性被认为是一大难关。目前还没有报告显示第3阶段临床试验的有效性。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世卫组织从疫情全球大流行(Pandemic)情况下必须尽快开发出疫苗的观点出发,将有效性指标从一般的89成放宽到了最低50%以上。但50%的有效性意味着接种疫苗后有一半人没有效果。如果有效性较低,人们获得具有新冠免疫功能的“抗体”也需要较长时间。

 

       调查有效性本来需要半年到一年以上的时间,但有的疫苗开发企业对临床试验只预计了几个月的时间。有观点认为,“验证时间很短。副作用等或许应该进行进一步验证”(日本国内药企)。

 

       一位传染病专家表示,“疫苗开发已经成功这一事实也很重要”。该专家表示疫苗的存在会给人们带来安心感,这方面的效果不容忽视。

 

       但此前的初期阶段临床试验虽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但开始为人们注射之后,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为了防止给后代留下祸根,安全性验证也不能疏忽大意。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高田伦志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