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红”政治家——河野太郎

2019/12/30


  作为频频在中国微博上热搜的外国政要,日本前任外相、现任防卫相河野太郎应该算是其中一个。河野太郎的个人官方网站上显示他有Facebook、Instagram和推特的账号,其中粉丝最多、发表内容最多的是推特。比如,他来中国访问在推特上发了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自拍,让日本网友意外发现华春莹的另一面。

 

河野太郎推特截图,配文:久违的自拍

 

  再比如,有网友指责他戴金表生活奢靡,他转发解释说其实是APEC纪念品的竹表,带火了一波竹表热潮。

  

河野太郎晒出竹表的照片,配文:竹子做的,怎么了?

  还有网友在推特上发起了“如何在网上发出河野太郎的名字却不被他发现”的挑战。有使用标点符号拼写的,有用3D建模的,甚至还有人用摩斯密码,但这些都被这位“网瘾深重”的政治家发现并转发。

 

对于一位使用了中文拼音的网友,他在转发时还加上了“你好”的评论

  

  可以说,河野太郎成为了在社交网站上最活跃的日本政治家之一。日经中文网汇总了《日本经济新闻》等相关报道,探寻河野太郎的“网红”事迹。

 

  从政经历

 

  河野太郎出生于1963年1月10日,出身政治世家。他的祖父是曾任日本副总理、自民党干事长等要职的河野一郎,父亲河野洋平则历任自民党总裁、副总理、外相等,1993年在担任官房长官时发表的“河野谈话”更是在东亚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伯河野谦三也曾担任参议院议长。

 

  其本人从日本名校、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肄业后进入美国乔治城大学,师从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毕业后进入富士施乐公司和日本端子株式会社工作,1996年在第41次众议院总选举中初次当选,走上从政之路。2015年被任命为内阁府特命担当相(防灾、制度改革、消费者和食品安全),首次实现入阁。2017年8月担任外务相,2019年9月平移至现职防卫相。

 

  太郎与洋平

 

  既然出身政治世家,就不免被人与父辈比较。河野太郎和父亲河野洋平都曾经担任过日本的外相。父亲河野洋平的“河野谈话”声名在外,但河野太郎在与韩国外相康京和的日韩外相会谈中则表示“希望韩国要切实履行”2015年达成的最终且不可逆的日韩协议。对此,韩国《东亚日报》评论称,对于改善两国关系的预测泼了一盆冷水。

  

年轻时的河野太郎一家与父亲河野洋平

 

  河野太郎最初很强烈地意识到了“父亲的影子”。在刚上任外相时,河野太郎在外务省的训示式上对职员们说:“洋平和太郎的人性、想法都完全不同,希望大家不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和河野太郎共事”。但他也会很谦虚地表示:“感谢父亲的人脉可以作为我的资产使用”。尽管想法有所不同,河野太郎在2002年的时候曾经“割肝救父”,为患上肝炎的父亲移植了部分肝脏。


 

  外交热情

 

  在担任外相期间,河野太郎也曾引起过争议。到2019年5月,就任不到2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出访超过了100次。相比之下,前任外相岸田文雄在4年8个月的任期中只去了51个国家和地区。河野太郎对于一些日本外相从未去过的国家也显示了兴趣。还在外务省2019年度预算案中提出了42亿日元的外相专机项目。

  

河野太郎来中国参加中日韩外向会谈后夜游司马台长城(8月20日,北京)

 

  由于例行国会期间的工作日一般都有国会审议,河野太郎就利用周末组织短期出行。调任防卫相之后,他依然保持了超高的外访热情。充分发挥英语能力,与外国政要的交谈基本不用通过翻译。官房长官菅义伟称他为“新式防卫相”,

 

  但这一做法也招致了在野党的批评,指出应该优先国会日程,频繁的海外出差缺乏成果,防卫相总是不在日本成为问题等。

 

  特点是“对话”

 

  相比于在国会上引起的争议,河野太郎在网上得到的更多是网友们的正面评价。之所以能成为“网红”,主要得益于其在社交网站上的活跃表现。他积极利用社交网站公开自己的活动,在2019年9月的内阁改造中,他先是发了一条与外务省职员们的合影表示感谢,收到了5万多个“赞”,4个小时后又发布了自己就任防卫相的推文。此后又陆续发布了自卫队在台风灾区的各种救灾活动。

 

  


  在河野太郎走马上任防卫相之后,防卫省和自卫队强化了信息发布,不断更新推特和Instagram,对外展示救灾支援和部队的活动状况,意在增加自卫队的亲近感。海陆空三支自卫队和统合幕僚监部也分别通过各自的账号发布信息。

  

  

  对于拥有120多万推特粉丝(2019年12月中旬)的河野太郎的就任,防卫省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他自己也说:“希望(用社交网站)同时发布自卫队活动和安全保障政策”。

 

  近年来,积极利用社交网站的日本政治家越来越多。据日本“选举.com”网站统计,在2019年的参议院选举中,有80%的候选人使用了推特。超过了2016年参议院选举时的67%。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和日本维新会的超过90%的候选人使用了推特。自民党也超过了80%,大幅超过上次选举时的约50%。

 

  日本上智大学教授前嶋和弘对于政治家们的社交网站进行了分析。河野太郎的推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指出,河野太郎推特的特点是“对话”。推特日本公司的谷本晴树认为,“欧美有很多政治家会通过推特倾听民意,但日本还是以单方面发声为主”。与一般政治家大多是在网上发布工作相关的内容不同,河野太郎经常与网友积极互动。

 

  曾经有一名研究人员在河野太郎的推特下留言,称文部科学省的科研经费补贴申请书的“填写太费时”。在河野太郎的斡旋下,文部科学省简化了申请书的格式。

 

  享受红利也面临风险

 

  从前总统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的政治家们开始重视社交网站的作用。对于各种候选人来说,社交网站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现任总统特朗普更是将社交网站作为直接发声的渠道,他的推特发言可谓牵动着全球局势的神经。对比美国,日本政治家对社交网站的利用尽管有些迟缓,但在选举战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举足轻重。


 

  日本政治家们发布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前基本都是以简单生硬的活动通知为主,但现在能明显看出来是用心编辑的内容。日本内阁广报室内部有一支被称为“SNS班”的团队专门负责安倍晋三的Facebook、Twitter、LINE、Instagram等各种社交网站的内容运营。还会针对各家网站不同的受众发布不同的内容。社交网站逐渐成为日本政治家向更多民众宣传自己的固定渠道。

  

在为“雨男”发言道歉的河野太郎(10月29日,Kyodo)

 

  但是,河野太郎也在社交网站上栽过跟头。在今年夏季日本多处频发台风灾害之后,河野太郎在对自卫队的救灾活动表示慰问时表示:“我经常被人说是‘雨男’,就任防卫相之后已经发生了3次台风”。这一发言引起了会场一阵笑声。这段视频在网上迅速引起了批评声,“有很多人因为大雨失去了生命,不管以何种理由,用这场大雨来说笑都是不应该的”。第二天,河野太郎在参议院外交防卫委员会上为此道歉:“让大家感到不快我非常抱歉”。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政治家在社交网站上享受了关注度提高的红利之后,也必须要面对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接受严密注视的代价。有人夸赞河野太郎积极与网友互动是“就像亲切的邻家大哥”,但也有人质疑长时间泡在网上的他是“不务正业、太闲了”。在树立亲民“人设”的同时,也要经受住社交网站这柄双刃剑的检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