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社会遗忘的“无园儿”
2019/07/11
在日本存在超过3岁却既没上幼儿园也没上保育园的儿童。为减少想进幼儿园等但进不去的“等待入园儿童”,日本正推进相关对策。不过,一些甚至不知道父母想不想让自己入园的儿童成为被遗忘的对象。由于这些儿童与社会的接触点较少,取日语“无缘(Muen)”的谐音,在日本也被称为“无园儿(Muen ji)”。最近的研究显示,无园儿中,贫困家庭和外籍人士的孩子较多。这背后浮现出困难的状况。
“在全球,相关研究取得进展,而日本却没有关于未入园儿童的调查。”(日本北里大学讲师可知悠子)
![]() |
幼儿园和保育园原本是儿童与社会的接触点…… |
日本未入园儿童约10万人
日本北里大学的可知悠子讲师之所以开始未入园儿童的研究,正是因为在日本相关研究一片空白。她与哈佛大学的Kawachi Ichiro教授等人分析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21世纪出生儿纵断调查”。最近发布的论文作为“首份实态调查”而备受保育相关人士关注。
论文指出,日本家庭年收入最低的群体(平均241万日元)与最高的群体(平均1007万日元)的4岁儿童相比,年收入低的家庭的儿童未入园的可能性要高出1.5倍。另外,父母一方为外籍的情况下,未入园的可能性是双方均为日本籍家庭的1.5倍。兄弟姐妹较多的情况以及“无法说出自己名字”等发育迟缓儿童中,也有很多未入园儿童。
![]() |
可知悠子表示“在欧美,包括移民在内,贫困儿童未能享受幼儿教育。在日本也是一样,由于贫困、外籍、多子等原因,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容易成为未入园儿”。
致力于儿童贫困对策的东京都足立区在2015年度开始以学龄前的4~6岁儿童为对象实施的牙科检查。也正是在此时发现了未入园儿童的异常情况。这些儿童要么不来接受健康检查,来的儿童也有很多蛀牙。
据称,上幼儿园或保育园儿童的就诊率达到99%,而未入园儿童只有13%。未入园儿童的蛀牙比例也要高于入园儿童。虽然已经开始对个别儿童进行家访,但是“难以掌握家庭情况”(东京都足立区儿童政策课)。
日本内阁府等部门的资料显示,日本3岁以上、进小学前的未入园儿童约有10万人。虽然仅占对象年龄人群的3%,不过实际情况并不清楚。而且,这10万人中包括存在各自想法的“自主保育”的儿童,内阁府表示“并不清楚实际哪也没去的儿童人数”。
既没上日本厚生劳动省管辖的保育园,也没上文部科学省管辖的幼儿园的未入园儿童被遗漏在支援对象之外。日本少子化相宫腰光宽4月在参议院的委员会上,被问及如何解决未入园儿童问题时,回答称“打算进行研究”,同时表示“老实说,负责的部门还尚未确定”。
不过,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在日外国人正在快速增加。近年来,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迅速增长。这些外国人之间结婚,或者把家人带到日本,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因为不懂如何办理政府机构的相关手续,放弃让孩子上幼儿园或保育园的父母不在少数。
幼儿教育无偿化难惠及未入园儿童
对外国人提供支援的“神奈川国际交流财团”(横滨市)的福田久美子认为,“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就直接上小学,因为不懂日语和集体行动,容易一开始就受挫。和小学之后相比,幼儿时期的行政支援较少”。
上小学之前的6年是“看不见的6年”。东京都目黑区2018年被虐待致死的5岁女童就是未入园儿童。受此事影响,厚劳省对认为有必要确认安全的约1.5万名儿童实施紧急调查。发现166名儿童存在新的受虐和被怀疑受虐,其中8成为学龄前儿童。
日本将从10月开始实施保育和幼儿教育无偿化,不过受益较大的是高收入人群。不少观点认为,由于此前已经对贫困家庭免学费,促进贫困家庭儿童入园的效果较小。无偿化很可能根本无法惠及未入园儿童。
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可知,对低收入阶层实施幼儿教育具有减轻犯罪等效果。欧美国家正在加紧推进幼儿期的教育投资。从日本来看,通过增加即使依靠打零工挣钱的家庭的孩子也能进入的保育设施、协助办理手续以及育儿支援等,才能将未入园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身在日本的“看不见的儿童”尚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的阳光。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福山绘里子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