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攻防
2018/05/03
美国财长姆努钦等高官于5月3~4日访问中国,就贸易问题与中方进行磋商。美国对中国施加双重压力,拟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制裁中国通信大型企业。中国则表明开放汽车和金融市场,还打算在压缩贸易逆差方面进一步努力,不过中国在美国加强攻势的通信和高科技领域拒绝作出妥协,谈判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
美国方面,财长姆努钦、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莱特希泽以及商务部长罗斯等人将出席磋商。中方预计将由副总理刘鹤等人出席谈判。
![]() |
据中美外交相关人士透露,中方向特朗普政权提出增加飞机、半导体和天然气等产品的进口,以迎合削减100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要求。中方以规避很可能导致本国经济下滑的制裁关税为优先课题。此前一度对高级别磋商持谨慎态度,不过最终为了避免贸易摩擦而同意举行磋商。
美国的目标是《中国制造2025》
不过,中美贸易摩擦不单纯是贸易逆差问题。白宫高官坦言“美国真正警惕的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产业政策,划定了工业机器人等十大领域进行重点投资,从而推进“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白宫负责制定贸易政策的总统助理纳瓦罗似乎将中国视为眼中钉,表示“中国企图支配人工智能(AI)和自动驾驶等未来产业”。纳瓦罗是就中国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发动对华制裁的幕后推手,中美外交相关人士透露“一直要求(中国)撤回《中国制造2025》”。
![]() |
在白宫负责制定贸易政策的总统助理纳瓦罗 |
曾是大学教授的纳瓦罗是一位强硬的反华论者,认为如果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置之不理,将来中美可能爆发武力冲突。特朗普点名让纳瓦罗加入到此次访华团,此次中美磋商,包括军需产业在内的高科技领域摩擦的色彩愈发浓厚。
特朗普政权将于11月迎来中期选举。要求中国拿出看得见的成果,不过中方准备的只有化解当前贸易不均衡问题的措施而已。预计将拒绝调整《中国制造2025》,5月3~4日的中美磋商可能以平行线的状态结束。
将对美朝会谈产生影响
中国围绕贸易摩擦的谈判走向还将对预定6月上旬举行的美朝首脑会谈产生影响。朝鲜半岛的无核化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在美国政府内部有观点指出,中方可能将朝鲜问题作为一张牌使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河浪武史 华盛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