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亚人问题让缅甸再次靠拢中国

2017/10/25


  9月中旬,两年一度的“世界华商大会”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开幕。与此同时,缅甸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罗兴亚人正在大量逃往邻国孟加拉。因欧美加强谴责缅甸侵犯人权,双方关系日益冷淡。另一方面,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则一直支持缅甸政府。在对欧美媒体的报道感到愤怒的缅甸多数国民中,亲华意识也正在加强。  

 

第十四届世界华商大会(缅甸仰光)

  

  “不用在乎美国。因为中国跟缅甸的关系越来越好”,缅甸北部掸邦一家锌矿老板在被问及欧美有关罗兴亚人问题的态度对生意造成的影响时这样强调。围绕罗兴亚人问题,缅甸正遭受来自全球的集中谴责,但其完全没有孤立感。

 

  世界华商大会在仰光市内的国际会议场举行,包括来自海外的1500人在内共有2300人参会。缅甸政府派出军人出身的副总统吴敏瑞出席。吴敏瑞表示,“两国不仅保持了友好关系,而且进入了战略关系的新阶段”。对于缅甸来说,中国是进出口都占到4成左右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此外,对缅甸累计直接投资最多的也是中国。

 

  在截至2011年的军政府时代,对于受到欧美经济制裁的缅甸来说,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友好国家。1990年代以后,中缅除了军事合作之外,在发电站、油气管线等自然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领域也加深了关系。

   

逃出缅甸,通过渡船抵达孟加拉的罗兴亚人(2017年9月12日,Getty-Kyodo)

    

  2011年实现民主转型之后,缅甸转为采取在各国间保持平衡的外交策略。此前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中国地位出现下降。由于经济制裁放宽等原因,缅甸与欧美的关系迅速改善。作为亚洲“最后一块处女地”,缅甸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不过,罗兴亚人问题爆发后,中国和缅甸再次接近。8月25日,罗兴亚人武装组织在缅甸西部若开邦袭击了安全部队。在安全部队开始扫荡后,以妇女儿童为主的众多居民逃到了邻国孟加拉。联合国截至10月17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共计有58.2万人逃至孟加拉。  

 

  欧美国家认为,缅甸故意驱逐要求获得国籍的罗兴亚人,加强了谴责。但中国表示,“中方反对近来发生在缅甸若开邦的暴力袭击事件,理解并支持缅方为维护国家稳定所做的努力”,对缅甸政府进行了支持。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也一直支持缅甸。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欢迎昂山素季来访(2016年8月19日,KYODO)

   

  “欧美想要阻止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他们也许正在激化矛盾”。10月初,在仰光街头参加抗议活动的一名女学生提及中国在若开邦的经济特区开发计划时这样表示。

  

  在缅甸民众之间,对于曾与军政府关系密切的中国非常反感。但以罗兴亚人问题为契机,反欧美亲华的国民感情正在升温。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9月中旬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时表示,“经历过政治体制过渡期的国家与没有这种经历的(欧美)国家相比,更能理解我们的立场”。昂山素季同时还表示,“日本在第2次世界大战后应该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新田裕一 缅甸仰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