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和平进程遇上中国裔少数民族难题
2016/09/01
![]() |
此次会议在昂山素季的呼吁下得以实现。除了已签署停战协定的8个势力之外,此前拒绝签署协定的克钦独立组织(KIO)和佤邦联合军(UWSA)等10个势力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迄今为止缅甸政府与武装势力展开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政治对话。会议将持续至9月4日,将讨论今后的停战谈判方针、以及停战后创建的联邦制之下的少数民族自治范围等。
“21世纪彬龙会议”计划今后以每半年1次的频度举行。在8月31日的纪念活动上,昂山素季表示,“全境停战是创建民主联邦制的第一步。尽全力推动未停战势力参加”。各国外交使团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人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在2015年11月的大选中,昂山素季曾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实现全部武装势力参加的停战、以及创建保障民族间平等的联邦制,借此获得少数民族的支持,取得了巨大胜利。因此,少数民族方面对于对扩大自治持积极态度的昂山素季充满期待。
另一方面,中国裔果敢族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MNDAA)等东北部掸邦的3个势力最终缺席此次的政治对话。这3个势力属于与军方激烈冲突的最强硬派、同时也因与中国关系密切而被熟知。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等3个势力8月18日显示出在昂山素季访问中国之际同意停战的意向,还表明参加政治对话,但最终缅甸军方对与这3个势力的谈判显示出难色,因此昂山素季似乎也不得不作出让步。昂山素季归根到底希望探索与全部势力的停战,但军方将在多大程度上提供协助仍是未知数。
少数民族要求的条件包括,维持自主兵力、获得地方政府的首席部长职位以及资源开发的权限等。而实现这些要求需要修改缅甸宪法,为此外交相关人士表示“谈判需要数年时间”。能促使少数民族和军方双方在多大程度上作出让步?将考验昂山素季的政治手腕。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内比都 松井基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