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飘摇的“三角关系”
2016/08/25
![]() |
在东京饭仓公馆召开的中日韩外长会谈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拉开帷幕。在结束了约1个半小时的会谈后,参加联合记者会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强调:“日中韩之间存在种种悬案,这是事实,但发挥政治智慧,超越对立,推进合作非常重要”。
反过来说也就是目前悬案成为三国合作的阻碍。此次外长会谈确认开展合作的多半是环保及防灾等此前已达成一致的领域。2015年3月在首尔举行三国外长会谈时发表了共同文件,此次也取消了。
中日之间的火种是海洋问题。在东海,进入8月以来,中国公务船屡次驶入“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周边海域。岸田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谈时,关于中国公务船在该海域的活动,要求中方“事态的完全平息等改善东海整体状况”。中国主张“钓鱼岛”(日本名:尖阁诸岛)是中国领土,因此即便目前减少驶入周边海域的次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
日本一名原外务省官员指出,中国领导层以经济增长为背景,“轻视日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日本要求中国接受否定中国南海领土主张的仲裁庭裁决,这也导致中方强烈不满。
中韩关系因驻韩美军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THAAD)而恶化。虽然是为了应对朝鲜的导弹,但中国对韩国利用系统雷达探测中国国内军事动向保持警惕。王毅在24日与韩国外长尹炳世的会谈中坚持强调,“坚决反对”部署萨德系统。
中国新华社23日刊发的评论文章表示“除了中日、韩日之间的历史问题的干扰之外,安全问题成了中日韩合作的越来越强的干扰因子”。
岸田文雄与尹炳世24日的会谈反映出了现在日韩关系的良好。会谈上再次确认了扎实履行日韩两国围绕慰安妇问题去年12月达成的协议,确认了面向未来的合作方针。
日本与韩国在冷战时为对抗共产主义阵营而合作。1992年中国与韩国建立邦交。2012年李明博作为韩国总统第一次登上日韩有领土争议的竹岛(韩国名:独岛),日韩关系开始恶化。
2013年就任韩国总统的朴槿惠虽然上任之初上演“中韩蜜月”,但在2015年年底在慰安妇问题上与日本达成协议,在安保上转向与美国合作。
与美国合作的日本、韩国和接近俄罗斯、朝鲜的中国对峙的构图浮出水面。
但这样的构图是否能持续还不明朗。韩国2017年要进行大选,日韩之间的历史问题的火种也并没有消失,中国与韩国都容易受民族主义的影响。美国也面临大选。中日韩之间的“三角关系”存在着各种变数。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