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对华态度缘何转向强硬
2015/04/28
![]() |
27日,东盟首脑会议开幕式上握手的各个首脑(kyodo) |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在会议上一口气读完了归纳在7页A4纸上的意见书,表示:“大规模的填海造地是对地区安全的威胁”,并迫切希望在相关问题上获得各国首脑的支持。原本预定为1个小时的会议时间,因此番讨论而大幅超出预定。
在截至当天16时提出的主席声明草案中并未加入“填海造地”等可能刺激中国的表述,仅表示“确认维护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重视与中国关系的马来西亚希望在声明中采用较为稳妥的表述,但在强烈要求“团结”的菲律宾的施压下,主席声明草案的基调开始变得强硬。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了解到的最新主席声明草案明确表示:“对于在南海进行填海造地,各国均具有强烈担忧”。声明草案同时还表示,“各国首脑指示外长立即采取建设性的应对举措”。
![]() |
促使东盟加强批评中国的最大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威胁。东盟此前曾多次表明“担忧”,但中国没有表现出“介意”的迹象。南沙群岛的填海造地仍在加速,已经扩大至可以建设机场跑道的规模。对“中国有可能在其他地区也主张拥有领土主权”(外交相关人士)的警惕感正在增强。
与中国持续存在领土主权纠纷的菲律宾与越南举行双边会谈,就南海问题进行了磋商。菲律宾政府表示,“在战略性防卫对话方面取得了进展”。此外,区域内大国印度尼西亚一直在静观中国的动向,最近也开始加强南海岛屿地区的军事部署。各国的警惕心日趋加剧,这也正成为其面对中国时的“凝聚力”。
一方面,中国以亚洲为舞台推进的经济合作也在推动东盟转向强硬。东盟全部成员国均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了中国主导设立的亚投行,进而带动了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参加。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主导的贸易自由化框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东盟也将是重要成员。
对于加强与美国对抗姿态的中国来说,相互接壤的东盟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由此可以看出东盟抓住中国在经济方面加强重视东盟的弱点、加强对华发言权的意图。但是,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同一天的正式首脑会议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避免对立的姿态非常有效,今后仍有必要继承这一方针”,暗示出对中国的顾及。
(吉田涉 兰卡威岛(马来西亚北部))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