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021年贸易逆差首超1万亿美元

2022/02/09


      2月8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2021年贸易统计(按通关数据计算)显示,商品贸易收支逆差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由于美国实施了巨额财政刺激措施,经济实现重启,个人消费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高涨。美国的保护主义态度也有可能进一步增强。

 

      2021年的商品贸易逆差为1.0784万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8.4%,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5%。虽然这一比例低于历史最高的2006年(6%),但按金额计算的话,则创下历史新高。

  

   

      2021年美国的进口额为2.8329万亿美元,增长21.3%。由于发生新冠疫情,人们的居家时间增多,包括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在内的电子设备、家具、玩具等消费者常用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来自于中国大陆和越南等的进口商品。从供求关系紧张的半导体来看,来自台湾等地的进口增加。

 

      供应链混乱的影响也显现出来。由于进口猛增,在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等主要港口,来自中国等的集装箱船出现滞留现象。这导致美国国内的商品短缺,通货膨胀速度加快。

 

      造成贸易逆差扩大的是强劲的内需。美国拜登政府2021年3月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法案。由于采取了每人最高发放1400美元现金等措施,家庭经济情况获得改善。2021年的商品消费比上年增长12.1%,对经济复苏起到拉动作用。

 

      2021年,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的出口额也增长23.1%,达到1.7546万亿美元。除了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之外,药品的出货量也出现增加。

 

      进口在2020年夏季恢复到了疫情前水平,2021年仍继续扩大。而出口则是进入2021年之后才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由于美国的经济复苏速度领先于其他国家,在这一时间差里,进口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额,导致贸易逆差扩大。

 

      在2018年前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贸易逆差时隔11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在中美贸易战争更加激烈的2019年进口放缓,逆差减少。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出口大幅减速,贸易逆差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在拜登政府下,中美围绕贸易的紧张也一直持续。2021年对华贸易逆差增长14.5%至3553亿美元。占到贸易逆差总量的3成以上,是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拜登政府继承了前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对中国产品的制裁关税,但从消费资料一大产地中国的进口增加。

美国经济活动重启,进口增加(洛杉矶港,Reuters)

 

      前特朗普政府着眼于两国间的贸易收支,2020年1月以减少对华贸易逆差的名义签订了“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并在2021年之前的2年内增加进口美国农产品及飞机等共计2000亿美元。

 

      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统计,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对美进口仅达到目标的62%。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副贸易代表莎拉·比安奇(Sarah Bianchi)在2月1日的演讲中批评“中国很明显没有履行第一阶段协议的承诺”。

 

      美国在野党纷纷将贸易赤字与就业外流联系起来。虽然主要经济学家持否定态度,但作为造成美国制造业困境的因素,批评的矛头容易指向中国等主要进口对象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霍夫鲍尔 (Gary Hufbauer)指出:“巨额贸易逆差表明疫情下的经济恢复,不是严重的问题”。但在政治上,他担心“这会成为在野党进一步加强保护主义的契机”。

 

      2022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仍将保持高水平。以工会为支持基盘的拜登政府将促进生产回归国内。作为在野党的共和党之中,否定自由贸易的势力也越来越多。面向11月的中期选举,美国面临更加向内的风险。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凤山太成 华盛顿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