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1条款有多大威力?看看日本过去

2018/03/27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中国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启动基于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的制裁措施。说到301条款,是日本在过去的日美贸易摩擦时代曾痛苦地被迫饱尝辛酸的大有来头的措施。成为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半导体衰退的原因之一,日本汽车厂商也不得不调整生产体制。

 

      “过去的亡灵复活了”,瑞穗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菅原淳一这样表示。1974年制定的《贸易法》301条款是将单方面提高关税等强有力权限授予总统的措施。因此,如果被启动,必将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击,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的1995年以后启动的案例几乎不存在。

 

      围绕301条款,1998年欧盟(EU)和日本要求撤销,向WTO提起诉讼。争端处理小委员会(专家组)作出了“很难说违反协定”的裁定。

 

      不过,这个裁定的前提是“美国总统的运用方针以不违反WTO”,仅限于经过原因的详细调查和双边磋商而问题仍未解决的场合,才允许采取关税提高等措施。

 

2017年11月特朗普在人民大会堂与习近平握手(kyodo)

 

    此次关于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美国单方面决定启动,违反规则的可能性很高。中国也立即提出了对美国产猪肉和葡萄酒等最多征收25%关税的对抗措施,日本经济产业省高官表示:“贸易战的号角已经响了”。

 

   回顾过去发现,在上世纪80~9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时代,美国也曾以301条款为武器,不断要求日本改善贸易结构。

 

   在NEC在半导体销售额上超过美国企业,跃居世界首位的1985年。感到危机感的美国企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投诉称,属于日本主力产品的DRAM等进行倾销。USTR抨击日本市场的“结构性封闭”,提出301条款,迫使日本让步。

 

   拗不过纠缠不休的美国的压力,日本1986年签署了《日美半导体协定》,承诺自主限制出口和在日本市场接受外国造半导体。这被认为是日本半导体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

 


 

 在汽车领域,1995年美国单方向宣布,对日本的13款高档车征收100%关税。暗示启动301条款,迫使日本改善情况。日本企业制定和实施提高海外生产比例等自主计划,平息了事态。

 

   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日本以屈服于美国强大压力的形式解决。虽说当时是迫不得已,但难以否认日本向美国提供了“只要以301条款加以威胁,就会管用”这一先例。

 

   另一方面,日本汽车厂商通过将汽车生产转移至北美,分享了美国需求的蛋糕。日本车企的竞争力提高,是301条款出乎预料的效果。

 

   不过,此次美国的对手是中国。中国已提出对抗措施,带有一步不慎就会发展为全面贸易战的危险性。有分析认为,与在安全保障等方面与美国关系不可或缺的日本不同,中国将与美国展开对等的谈判。

 

   过于强硬的301条款将给贸易带来何种变化?猛药甚至会对世界的产业结构造成影响,过去的案例已经证明这一点。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古贺雄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