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国利率上升,债务负担加重
2022/02/14
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利率上涨的动向扩大。作为美国长期利率指标的十年期国债利率时隔2年半上涨到2%水平。日本也逐渐上涨到6年来的新高。世界各国通过财政扩张来应对新冠疫情,债务不断扩大。但是,当前面对通货膨胀,货币宽松政策正在迎来转变。随着利率上涨,利息负担加重,越是经济基础差的南欧和新兴市场国家,受到的影响可能会越大。
利率上涨速度加快的是美国。2021年12月,美国的长期利率在1.4%左右,今年一下子超过了2%的节点。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创出约40年以来的新高,资源价格暴涨和疫情下供应受限的问题助涨通货膨胀压力。被迫应对这一局面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最早于3月着手加息,市场上对美联储将收紧货币政策的看法加强,甚至有预测认为2022年内加息次数将达到7次。
![]() |
欧洲也纷纷上调利率,包括欧洲中央银行(ECB)转向收缩货币宽松政策等。其中的象征性事件就是,过去一直保持负利率的德国长期利率上涨至正利率。日本的长期利率也超过了0.2%。日本银行(央行)宣布2月14日实施以0.25%的固定利率无限量购买国债的利率调控政策。
各国出动巨额财政挽救疫情导致的经济恶化,因此债务进一步膨胀。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2021年世界整体债务最高上涨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61%。比疫情前的2019年高出40个百分点。
![]() |
利率上涨将加重今后的利息负担。还将拉低依赖低利率的需求。据Monex证券的大槻奈那估算,从过去美国长期利率与住宅价格的关系来看,利率上涨1%,住宅价格有可能下跌5%以上。
南欧各国及新兴国家等经济基础薄弱,债务重,越是这样的国家,就越容易受到加息潮的影响。在欧洲,希腊和德国的长期利率差已扩大至2.3%左右,是疫情发生后的2020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意大利和德国的利率差也扩大到了1.6%水平。
美国等发达国家加息会对新兴国家造成货币贬值压力。不仅会导致进口物价上涨,而且会造成外汇债务负担加重。如果新兴国家为防止货币贬值而被迫加息的话,将会导致经济形势恶化。面临着可能会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两难境地。
过去美国加息曾多次导致新兴国家的货币不稳定。2021年秋季以后,持续处于高通货膨胀状态的斯里兰卡的货币斯里兰卡卢比兑美元汇率一直徘徊在历史最低位。有报道称,为了减轻对外债务负担,斯里兰卡已开始与海外的债券持有者展开协商。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