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难实现V复苏,只有中国不一样?
2020/07/31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扩大正在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伤痕。美国商务部7月30日发表的数据显示,4~6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快报值换算为环比年化增长率萎缩32.9%。由于疫情再次扩大,7~9月的复苏势头也面临不确定性。新冠病毒感染和经济停止这一复合危机看不到结束的迹象,能否维持就业支援措施等成为目前的焦点。
4~6月美国GDP创出有统计数据的1947年以来最大降幅。德国30日发表的4~6月GDP环比下降10.1%,换算为环比年化增长率甚至出现超过美国的35%前后的下滑。
各国的伤痕都很明显。摩根大通预测称,4~6月欧元区的增长率按年率计算为-40%。疫情扩大仍未停止的印度也减少40%,巴西减少51%,面临史无前例的经济恶化。
美国等各国于4、5月相继重启经济活动,复苏预期加强。各国均预计7~9月换算为环比年化增长率实现2位数的正增长。
![]() |
但新冠病毒疫情再次扩大,经济活动的停滞迹象迅速加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如果从信用卡的数据观察,个人消费自6月下旬起减速”。
虽说7~9月转为正增长,但仍低于新冠病毒疫情前的水平。根据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预测,美国同期的GDP比危机前(2019年10~12月)萎缩6%。
欧元区也萎缩10%。在德国,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严峻。4月国内乘用车产量比上年同月减少97%。6月也为比上年同月降低2成的水平,德国戴姆勒认为,“今年下半年无法追回因新冠病毒而减少的销售”。
在主要国家中高于新冠病毒疫情前水平的只有中国(增长5%)。印度萎缩6%,巴西也萎缩8%,经济重建的道路极为漫长。日本7~9月也比新冠病毒疫情前萎缩5%。
日本内阁府30日表示,预计2020年度增长率为-4.5%,2021年度为3.4%。不过,主流观点认为,GDP水平恢复至新冠病毒疫情前,最快也要等到2022年度以后。
美国的失业者如今达到1700万人,失业率达到11%,维持战后最糟糕的水平。如果经济复苏进展迟缓,存在劳动力市场“二次探底”的风险,有可能对个人消费造成负面影响。
焦点是7月底结束的每周6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以特例增加的走向。围绕失业救济金的规模,在美国国会,朝野各党对立加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称,新冠病毒危机导致的经济损失在2020~2021年2年里达到1300万亿日元。
不过,风险不仅限于此。美国和中国的对立进一步加深,全球供应链的修复进一步推迟。雷曼危机后积累的过度债务的化解也延后,甚至留下了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火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河浪武史 华盛顿、石川润 柏林 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