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经济现减速迹象,5国GDP仅增4.8%

2019/02/21


   东南亚经济正在发生异变。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ADB)发布的数据显示,东南亚5个主要国家的2018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平均同比增长4.8%,时隔3年低于上年。泰国和新加坡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自2018年下半年起出口低迷。即使是维持高增长的菲律宾,个人消费也增长乏力,区域内经济的减速迹象正在加强。

 

 东南亚5国的GDP增长率自2015年起保持扩大趋势,但2018年比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除了各国的国内因素之外,亚行的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局长阿布德尔·阿贝德(音译)表示:“自2018年下半年起,贸易摩擦开始投下阴影”。

 

 

 在泰国最大贸易港林查班港,装载天然橡胶的集装箱少于往年。2018年9月美国启动对中国造轮胎的紧急进口限制,泰国对占世界需求约4成的中国的出口踩下急刹车。泰国企业、世界最大天然橡胶企业诗董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威查彭(音译)表示,“已经无法依赖原材料出口”,显示出危机感。

 

   泰国2018年上半年按季度计算的GDP增长率徘徊在5%左右,但自同年秋季前后起减速。2018年全年确保了4.1%的增长率,但10~12月仅比上年同期增长3.7%。

 

   泰国工业联盟(FTI)1月预测称,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占产量5~6成的出口表现低迷,2019年汽车产量将比上年下降1%。根据今后中美磋商的走向,出口的低迷有可能迈向长期化。

 

 在新加坡,对中国电子零部件等出口低迷。2018年10~12月GDP增长率为1.9%,时隔12个季度降至2%以下。政府预测2018年达到3.2%的增长率到2019年将低于2.5%。

 

 马来西亚央行行长尤努斯指出,“2018年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并未表面化,但2019年增长预期应考虑这些负面影响”。在区域内,对贸易战影响扩大的警惕感强烈。

 

   除贸易战以外,也有国内因素明显产生影响的国家。在菲律宾,由于大米等食品供给不足,通货膨胀加剧。占GDP的7成的个人消费增长乏力。2018年10~12月增长率为6.1%,2018年全年为6.2%,大幅低于作为政府最初目标的7~8%。

 


 

   在位于首都马尼拉的丰田的该国最大专卖店,进入2018年后顾客变得稀少。同年销量为5738辆,比上年下降3成。物价持续上升,销售负责人科尼·萨兰(音译)说:“消费者已没钱用于耐用品”。

 

国中部林查班港(三村幸作 摄)

 

   面临财政重建的马来西亚抑制公共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马哈蒂尔政权2018年7月决定大幅压缩新铁道路线的费用。已开工建设的东海岸铁路建设也已停工。2018年公共投资比上年减少5.2%,实际经济增长率也仅为4.7%。

 

   在东南亚各国,今后经济刺激对策或将提上议事日程。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表示停止加息,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加息压力减轻,形成了各国央行采取降息等行动的余地。在2018年为抑制通货膨胀而多次加息的菲律宾,市场相关人士有观点认为“为刺激经济,年内降息已纳入视野”。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远藤淳 马尼拉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