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也“政冷经热”
2015/03/31
![]() |
在越南北部的港口城市海防,日韩制造业工厂的进驻热潮正在持续。原因是这里人工费比中国低,同时具备可利用相邻的中国广州和深圳等珠江三角洲供应链的地利优势。虽然中越两国围绕南海领土主权存在政治上的对立,但作为跨越边境的“中越经济圈”要冲,海防正逐步树立起重要的地位。
富士施乐旗下生产子公司富士施乐海防位于海防市的“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区”内。在工厂内,以女性为中心,约有300名20岁左右的工人快速地进行着小型打印机的手工组装。
![]() |
富士施乐为改变过度依赖中国的局面,在海防建设了工厂 |
不过,富士施乐海防社长锅田正明表示:“从中国的零部件供给没有发生过问题,也没感觉有类似迹象”。此外,据称从深圳调来的中国常驻人员也在熟练地从事越南人培训等一般业务。
富士施乐投资9000万美元在海防建设工厂,并于2013年11月投入运行。由于在深圳的主力工厂受到了人工费上涨等困扰,小型打印机的生产被转移到了这里。产品则向日本和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出口。2015年底,海防工厂还将启动组装难度更高的多功能一体机的生产。
富士施乐等日本企业的“China plus one(中国+1)”战略的实施目的地为何选在了越南海防?
![]() |
一方面,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正稳步推进。借助日本的政府开发援助(ODA),越南正在建设莱县(Lach Huyen)国际港,力争2017年投入使用,该港水深14米,可用于大型船只入港。普利司通常务执行董事岛崎充平分析称,如能实现不在香港和新加坡中转,而直接将货物运往欧美,“将有望带来每个集装箱节省数百美元成本的效果”。
除富士施乐外,京瓷旗下多功能一体机业务业子公司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也正逐步将生产由广东省东莞市转移至海防。其在海防工厂的产能在2018年3月之前将提高至目前的4倍、即每年200万台,将成为该公司的最大生产基地。
据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表示,模具和树脂零部件等体积较大的产品将在越南实现本土生产,而核心零部件将继续从中国珠三角采购,由于在中越实行分工生产,“目前并不会马上减少与中国的关系”。
另外,韩国家电厂商LG电子也将海防定位为“全球生产基地”,并与合作伙伴一起进驻了海防。LG电子等计划在2017年之前投入5亿美元,最终投入15亿美元。目前已启动吸尘器等的生产,今后还将生产液晶电视和移动设备等。LG电子在中国各地都拥有工厂,但预计将逐步迁往海防。
著有《东亚的国际分工与“中越经济圈”》一书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海外调查部亚洲大洋洲课长池部亮指出:“与中国长期对峙的越南懂得如何管控纠纷,供应链的断裂风险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佐野彰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