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元年(下)日本央行不积极
2021/04/22
日本银行(央行,简称:日银)4月5日启动了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CBDC)的第1阶段验证试验。通过在计算机上向金融机构模拟发行了货币,验证金融机构向用户支付等结算的基本功能。日银与日立制作所合作,将花费1年时间展开验证。第2阶段还将检验安全对策等,第3阶段则预定推进民间企业与个人参加的先导实验。最终完成时间并未确定。
![]() |
3月下旬,在日本的央行数字货币官民协议会的首次会议上,日银的理事内田真一表示“在未来,将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个要素的结算系统很有可能成为世界标准”。
不过,要问日银的态度是否积极,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黑田东彦总裁等日银高官多次显示出“现阶段没有发行计划”这一基本态度。其背景存在日本国民需求并未明显增长这一认识。在日本,现金信仰根深蒂固,无现金结算比率2019年仅为26.8%,相比韩国等海外国家处于低位。
![]() |
日本银行(央行) |
另一方面,数字货币面临网络攻击和违规使用等多重风险。如果仓促行事、发生重大问题,承担责任的是日银本身。验证试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在对央行数字货币持谨慎态度的美欧央行一旦改变方针之际落于人后的措施。
在拜登政权下的美国,民主党重视任何人都能获得金融服务的“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由于没有银行账户的家庭很多,转向央行数字货币的趋势有可能迅速加快。欧洲中央银行(ECB)也存在力争提高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推动数字欧元引进的势力。在日银保持谨慎态度的情况下,存在被美欧甩在后面的风险。
围绕日本的央行数字货币,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内部的共识形成也未取得进展。在日本自民党内部,担忧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全世界流通,认为应加快应对的呼声加强。在日本财务省内部,主管货币政策的国际局也存在同样意见,但负责货币发行等的理财局则持谨慎态度。日本政府的摇摆不定的态度导致日银的行动并不积极。
在日本已出现在民间主导下发展与存款账户绑定的“数字货币”的趋势。问题在于标准林立,用户人数并未增加。瑞穗银行2019年3月推出了手机支付服务“J-Coin Pay”。日本的地方银行等参加的银行达到约70家,但客户实际利用的场景有限。
在此期间,GMO Payment Gateway开发了“银行Pay”。横滨银行和日本邮储银行开始使用。
课题是如何让民间的数字货币具备兼容性。如果不能成为所有人随时都能使用的货币,普及就无从谈起。运营加密资产(虚拟货币)兑换平台的DeCurret(位于东京千代田区)通过3家超大型银行和JR东日本等参加的数字货币学习会等,加快平台开发。如果国家缺乏明确的战略,民间不断争夺狭小领地,日本经济的地基沉降可能加剧。需要官民都加快采取行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齐藤雄太、关口庆太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