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荞麦籽在日本价格创新高 接近北海道产

2020/11/27


      成为荞麦面原料的中国产荞麦籽(带壳籽粒)在日本的流通价格比上年上涨3成,创出最高价。占荞麦籽的日本国内流通量7~8成的进口产品大多为中国产。在产地,转种其他作物的趋势扩大,同时受天气异常影响,供给量减少。另一方面,日本国产荞麦籽受因新冠疫情而低迷的餐饮需求影响,降价趋于下跌,与进口产品的价格正在接近。

         

从荞麦转种其他谷物的趋势扩大(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荞麦田)

  

      已开始流入日本市场的2020年产中国产荞麦籽的东京地区批发价现在为每俵(45公斤)约7350日元(约合人民币465元)。与1年前的2019年产流入市场时相比上涨约3成,在有可比数据的1997年以后价格涨至最高。

  

      据日本专业商社介绍,荞麦在恶劣条件下也易于生长,但种植者的利润空间较少,根据其他作物的行情和天气影响,种植量容易变化。

  

      在作为主产地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等地,今年种植期的天气良好,“改种有望比荞麦获得更高收益的小米、稗子和黍子等的趋势扩大”(商社表示)。

  

      加上中国政府提供补贴,转为种植采取自给政策的玉米和贸易摩擦导致来自美国的进口量减少的大豆等的趋势似乎也在加强。

    

      在秋季收获期,由于台风等的影响,籽粒干燥状态不佳,供货被推迟的情况也相继出现。

  

      另一方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等中国西北部的产地“干旱严重到甚至无法种植荞麦,产量减少”(商社)。

  

      与中国交易较多的出口大国俄罗斯今年春季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暂停了荞麦等谷物出口,这也产生了影响。由于俄罗斯对中国出口量减少,中国国内供求陷入紧张。

  


 

      为此,从新荞麦流入日本市场前开始,中国产荞麦籽的进口单价就呈现上涨态势。日本的贸易统计显示,9月的荞麦籽进口量比上年同月减少7成,进口单价上涨了2成。而脱壳籽粒的进口量减少6成,单价上涨4成。商社的负责人认为“或许还出现了押注上涨走势的惜售和投机性买入”。

  

      中国产的价格上涨将挤压日本制粉、制面业者和餐饮企业等的收益。一家日本制粉企业表示“正在讨论2021年春季涨价”。而干面制造商也感到困惑,表示“很难大幅提高零售价格”。

     

      日本国产价格下跌,高档荞麦面店需求低迷

        

    日本国产荞麦籽正在降价。主产地北海道的2020年产批发价在东京地区为每俵(45公斤)约9000日元(约合人民币569元)。比2019年产上市之初降低约3成,作为新荞麦,处于7年来最低价附近。

      

  

   日本国产荞麦籽多面向国内高档荞麦面店供货,新冠疫情导致的需求低迷造成直接打击。一家大型制粉企业表示“面向餐饮的销售一度减少7成”。

  

   HOKUREN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日本北海道的农协)统计显示,北海道2020年的荞麦种植比上年减少3%,降至2万4500公顷左右。不过天气良好,平均产量有望增加。

 

   眼下日本国产的需求正逐渐触底。日本农林水产省为应对新冠疫情而启动的农产品销售支援项目的效果开始显现。

 

   运营自助式荞麦面店“汤太郎(Yudetarou)”的日本Yudetarou system(位于东京品川区)自11月起,在全部门店启动使用北海道产新荞麦面的促销活动。在截至2021年1月的3个月里使用的约600吨(按荞麦籽计算)的采购经费一部分将来自日本农林水产省补贴。如果中国产涨价导致价格差缩小,日本国产的使用或将进一步增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