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口的中国产蔬菜2月上半月急减6成

2020/03/02


      在日本,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扩大,中国产蔬菜的进口出现锐减。日本农林水产省的统计显示,2月前半段的中国产蔬菜进口量同比减少6成。占日本国内流通量比例较高的中国产大蒜和洋葱等大幅下滑。由于暖冬使得日本国产蔬菜丰收,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等影响并未波及消费者的餐桌,但面向餐饮业等商用开始受到影响。

    

     

       日本农林水产省植物防疫所的检查数据显示,2月1~15日中国产蔬菜的检查数量约为1万210吨,仅为上年同期的4成。卷心菜减少82%,大蒜减少68%,洋葱减少65%,多数品类出现下滑。      

  

      有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国内的出行限制等影响,装袋工作等的人手不足,导致供货减少。进口贸易商表示,船仍在从中国出港,但装货量少于往常。

   

日本食品超市并未出现供应短缺迹象

   

       在日本蔬菜的国内流通量中,约2成依赖进口,中国产占其中一半。其中大蒜的6成、生姜的3成、洋葱的2成为中国产,对中国的依存度很高。


 

      日本农畜产业振兴机构认为,“国产蔬菜因暖冬带来丰收”,进口减少但很多地方并未产生影响。从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的2月上旬到货量来看,卷心菜增加2成,大葱增长1成。牛蒡和胡萝卜也高于上年同期。

   

   

      开始受到影响的是洋葱和大蒜等餐饮产业使用的生鲜蔬菜。

 

      使用中国产洋葱的一家餐饮连锁企业为了弥补中国产的不足,增加了日本国产的采购。

 

      在经销中国产大蒜的专业贸易商之中,甚至出现了“库存或将见底”的公司。贸易公司通常会持有1个月的库存,但本应每周一次从中国出港的船到2月下旬仍“一次也没来”。

 

      东京大田市场的蔬果批发商表示,“行业人士之间正在分享目前还有的大蒜库存”。还有商社为替代中国产,开始销售比日本国产更为低廉的西班牙产。

 

      从蔬果信息中心发布的2月中旬的大蒜批发价来看,中国产同比上涨3成。蔬果批发商东京青果表示,“西班牙产也比1月涨价1成左右”。另一方面,青森产则比往年便宜3成。

   

   

      从大蒜来看,位于东京世田谷的超市OZEKI表示,“由于搭配饺子等料理使用,平时也不是大量销售的商品”。食品超市Akidai(位于东京练马区)的社长秋叶弘道也表示,“目前没有短缺感”。

 

      此外,活动取消和避免外出也在抑制进口锐减的影响。向餐饮店等销售蔬菜的流通业相关人士表示,“订单减少,2月下旬的三连休销售额比通常的节日减少3成”。日本文部科学省28日要求全国中小学等自3月2日起临时停课。面向学校供餐的食材也将出现富余。

 

      一家专业商社表示,“3月第1周大蒜等供货或将恢复”。洋葱的检查量与2月上旬相比也呈现恢复态势,中国产蔬菜的进口正在恢复。不过,由于“可能无法确保充足的进口量”,如果进口减少长期持续,零售价格也有可能受到波及。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