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时隔36年的日本工厂面临中韩风险

2019/12/26


       资生堂1224日在日本国内时隔36年首次运行新工厂,即由于访日游客需求和在中国的柜台销售增长、2年前决定新建的栃木县那须工厂。最近,资生堂面临香港局势和日韩关系恶化等“预料之外的逆风”(该公司首席财务官迈克尔·库姆斯)。平安夜启动的新工厂能否按计划对收益作出贡献?

 

资生堂的新工厂

 

       资生堂将在那须工厂生产中高价位的护肤品“怡丽丝尔(ELIXIR)”和“茵芙莎(IPSA)”等。目的是挽回意外落败的部分。资生堂截至2019年夏季受到“过度畅销”导致的机会损失(注:现行方案所获得的收益小于放弃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而形成的损失)困扰。原因是安全和安心的形象突出的“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产品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访日游客需求和当地柜台销售增加。资生堂认为,2018财年(截至201812月)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存在500亿日元和200亿日元左右的机会损失。2018财年合并营业利润为1083亿日元,可见“放跑的鱼”并不小。

 

 

       该公司社长鱼谷雅彦近期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采访时透露,新工厂“未来将贡献3000亿日元规模的销售额”。加上此前由外部代工的产品转移至新工厂,虽然并不是都会推高业绩,但能灵活调整产量,因此更易于应对流行趋势。

 

       此外,资生堂将分别于2020年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启动大阪茨木工厂和福冈久留米工厂。包括3处新工厂和现有工厂的改建费用在内,设备投资额达到1700亿日元。加上大阪市、埼玉县和静冈县的工厂,该公司将形成日本国内6家工厂的体制。

 

       不过,近来中国大陆前往香港的旅游开始减少。而在韩国,抵制日货运动扩大,资生堂也受到影响。此前持续增加的折旧费将大幅膨胀。

 


 
       在股市,对大规模的日本国内投资,慎重看法不断增加。高盛证券的山口庆子在1211日的报告中指出,“生产设备投资最为重要,但另一方面,难以在短期内看到这种大规模投资的效果”。摩根大通证券的角田律子发布报告称,如果需求没有增长,“增产投资有可能转为风险”。资生堂在经营计划中提出了到2020财年(截至202012月)“营业利润超过1500亿日元”这一目标。从市场预期的平均值(日本Quick Consensus,截至1217日,14家)来看,营业利润为1402亿日元,低于公司计划。股价也比10月底的年初以来高点下跌14%。

 

 

       化妆品工厂与电子、汽车等工厂相比,本就有很多依赖于人的感官的工作,培养员工需要较长时间。例如掌握颜色搭配,不仅限于最终检查,在生产工序,颜色颗粒能否适当在溶液之中分散等,都需要靠感觉来判断。那须工厂最初为350人,将用3年时间增至1000人。工厂将逐步提高开工率,产量到2020年达到约3000万个,2021年达到9000万个,2022年度达到约1.2亿个。

 

       新工厂能否顺利走上轨道?投资者需要持续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证券部 古川湧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