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势力相继加入太空开发竞赛

2020/07/2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的首颗火星探测器于7月20日发射升空。中国准备在近期发射火星探测器,印度也在推进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计划。在此前美苏展开竞赛的太空开发领域,新兴市场国家相继涉足。虽然周边产业不断扩大,但制定协调利益关系的规则成为当务之急。

      

庆祝发射成功的阿联酋国家科技部部长莎拉·阿米里(7月20日,REUTERS)

  

      名为“阿马尔(Amal,阿拉伯语意为希望,即英语的HOPE)”号的探测器于7月20日从日本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将耗时约200天抵达火星。预计环绕火星上空2.2万~4.4万公里的椭圆轨道,收集此前被认为火星大量存在的大气和水如何消失的数据。

      

      作为阿联酋首批宇航员之一的Sultan Al Neyadi对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表示:“不仅是阿联酋,对于阿拉伯的科学振兴来说也是重大的一步”。阿联酋将强调阿拉伯首次行星际探测任务的意义。在探测活动中取得的数据计划与国际性的太空研究共同体共享。

   

      “希望”号抵达火星轨道的2021年恰逢阿联酋建国50周年。探测器发射具有弘扬国威的意图。该国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117年之前在火星上建设人类首个定居点。

         

发射升空的阿联酋火星探测器“希望”号(7月20日,日本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REUTERS)

  

      中国也在推进使探测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的计划。据中国新华社报道,搭载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大型火箭“长征5号”已于7月17日移动至发射区。将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射。探测器预计在发射后的约200天抵达火星。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节点。单独实现载人太空活动、使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中国接下来瞄准的是火星。将通过探测器的软着陆成功,彰显“航天强国”的地位。中国2011年通过俄罗斯的火箭发射了火星探测器,但遭遇失败。此次将借助中国国产火箭再度发起挑战。

    

      印度也在推进2022年之前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计划,力争继美俄中之后,成为第4个发射自主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2014年,印度在亚洲首次将无人探测器送入环绕火星的轨道。

   

      新兴市场国家太空开发的日趋活跃对日本来说存在开辟合作道路的一面。阿联酋此前几乎并未涉足太空开发。但在构想提出6年后这一短期间内实现了火星探测器发射。这背后正是因为广泛向日本和美国取得协助。

   

      从制定计划的初期阶段开始,阿联酋就与美国的强有力大学密切合作,可以说探测器几乎为美国造。而火箭发射交给日本的三菱重工。阿联酋放弃大量自主开发,而是通过外包在短期间内成功跻身太空领域。对于往往缺乏自主技术和人才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阿联酋的太空项目的成功有可能成为一种新模式。

   

      印度也将与日本就月球探测合作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力争在月球着陆的探测器的计划。预计使用日本的下一代主力火箭“H3”实施发射。三菱重工的H2A火箭随着此次发射阿联酋的探测器,包括同一代的“H2B”在内,已连续45次发射成功。成功率合计达到98%,超过95%的世界水平。对于希望可靠发射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具有吸引力。

   

      新兴市场国家相继涉足太空开发是因为该领域涉及到地缘政治和安全保障。在各路竞争者参与太空业务的背景下,将不可避免地逐步出现合作与协作破裂、抢占资源、军事利用等问题。

    

      当今世界,“多边主义”和“法的支配”原则不断被动摇,这有可能给太空开发的走向投下阴影。1967年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Outer Space Treaty)被指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但并未充分进行实质性讨论来加以弥补。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岐部秀光 迪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